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资富饶,为何在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

大秦网 398 0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上关于王朝的建都更是议论纷纷,而历代王朝的建都,如今的西安一直都是跳不出的选择,算来算去,一共有十三朝在西安建都,成为历史之最西安历史

而更有趣的是,追溯到今天,上一个在西安定都的朝代,还是距离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而在这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倒是北京后来居上,成为了元明清乃至新中国的首都西安历史

新政权的定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为啥西安从唐代以后,再也没有成为过首都西安历史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资富饶,为何在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 第1张

汉长安未央宫遗址

流水的王朝,交替的都城在说西安为啥在唐代之后没有成为过首都之前,我们要先说一说,西安之所以成为都城的原因西安历史

而这又不得不提到另一座城市,就是“神都”洛阳西安历史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在唐代之前,基本上所有王朝的首都都是在长安和洛阳里面选择,西汉定都在长安,东汉就定都在洛阳,唐代皇帝定都在长安,而却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停驻在洛阳西安历史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其实这和长安的所在的关中平原分不开西安历史

关于长安的地理位置,在《史记》中,刘敬就这样劝说过汉高祖定都长安,他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西安历史。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四处都是险要之地,土地也肥沃,再加上秦王朝精心耕耘了这块地很多年,在这里建都,就算是天下都叛乱了,也可以凭借地利坚守,慢慢图谋西安历史

汉高祖听了这段话之后,做出了一个反应,“高祖是日驾”,刘邦当天就去关中建都了,毕竟他的汉王朝才刚刚建立,而关中就是他的基本盘西安历史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资富饶,为何在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 第2张

长安地理位置

穷则闭关自守,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在长安建都的哲学西安历史

那为啥长安这么好,为什么在它最得意的时候,总有一个洛阳在后面如影随形呢?而这个问题更是在后面的时间变化中,越来越严重,乃至于成为了长安不能定都的死穴之一——交通不便西安历史

当初劝刘邦定都洛阳的那些人,都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老乡,定都洛阳也不是全是私心,洛阳交通相对于长安便利许多,能够有力的勾连起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西安历史

相对于包裹在重重阻隔里的长安,洛阳更有利于在一个稳定的国家里,承担起国家枢纽和辐射东方的作用,而在分裂的国家里,洛阳则是守无可守,四战之地,这也是刘邦最后放弃了的原因西安历史

毕竟汉帝国当时不是很稳定,再加上当时的人口关中平原是可以承载的,也不是太需要大费周章的外地运粮,定都长安是一个在当时很明智的选择西安历史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资富饶,为何在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 第3张

汉高祖刘邦

重心的南移,大火中的的长安长安之所以在后来再也无法恢复汉唐的荣光,除了朱温的那一把大火之外,也和整个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和外患的来源变换有关系西安历史

让我们先来说一说朱温的大火,而这场大火之前长安也是饱受劫难西安历史

在唐朝末年,阶级矛盾尖锐,地方上更是藩镇割据,谁也不服中央的指挥,与此同时,许多生活不下去的农民揭竿而起,爆发了声势浩大黄巢大起义,兵锋直指长安,唐僖宗出逃,并下诏让各地藩镇出兵勤王西安历史

后来在李克用等藩镇的出兵讨伐下,在883年长安收复西安历史。但此时的长安城,早已是被农民军破坏的七七八八,十室九空。而这在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天子出逃长安,算起来天子在安史之乱之后就出逃长安六次。

依靠藩镇收复长安后不久,又因为宦官田令孜与李克用等藩镇的矛盾,李克用等出兵交锋西安历史。田令孜不敌,只得裹挟皇帝出逃,而在逃跑之时,他又命人将这座刚刚经历了上次战火的都城点燃,而长安城又一次沦为火海。

此后,长安城在不断的被藩镇们劫掠和争夺,李茂贞来过,李克用来过,但是朱温却是从这乱世脱颖而出西安历史

公元904年,朱温在与李茂贞的争夺中胜出,同时更为了能够更好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下令唐昭宗迁都离他的核心区域更近的洛阳,长安作为都城的历史,终结于此,朱温一把大火和一次集体杀人,把长安贵族清扫而空西安历史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资富饶,为何在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 第4张

朱温

漫天飞火之下,曾经燃烧了整个盛唐的长安城,李白杜甫们流连过的街道,在历史的风尘中,只剩下了历史,并且再也没有成为过新帝国的中心西安历史

并非是他们不愿意在长安再建一个宫室,赵匡胤也曾多次派人去考察长安,但是在考虑到朝臣们的意见之后,也是作罢了西安历史

帝国的统治者们,看到了日渐贫瘠的关中平原再也无力支撑起一个盛世的人口西安历史。最早的关中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是的,四川获得“天府之国”还在关中之后。

当时关中沃野千里,加上母亲河黄河的灌溉,使它成为了中国核心区域的不二人选西安历史。可是随着人地活动的剧烈,黄河渐渐变黄,结果也成了古籍中的“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田尽而地”的描述。

面临耕地锐减,粮食不足的局面,作为长安城已经难以维系人口与土地、水源之间的关系,所以从江南和山东的运粮船越来越多,在汉代本来不是很明显的交通问题再一次提上了日程,而下一个受帝国的统治者们青睐的地区,是开封,南京,北京西安历史

隋炀帝当初传闻为了看琼花而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在海运时代远没有到来之前,深刻的改变了这个古老帝国的未来方向西安历史。广袤的江南地区从此和中原地带有了联系,中原去江南定居的人们惊奇的发现,在烟雨炎热之下,这片土地蕴含着极强的生产潜力。

当这种生产潜力完全被激发整合出来,朱元璋也依靠着这种潜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的统一西安历史

人们都说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有效的打击了关陇贵族,然而无心插柳之下,京杭大运河则是完成了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根绝西安历史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资富饶,为何在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 第5张

繁华的江南之地

定都有定盘定都这件事,是讲究政治的西安历史

一个新政权定都,一看传承,曹丕代汉,杨坚代北周,都是延续的前代的都城,二则是看自己的基本盘西安历史

毕竟身边都是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物,办事情也是很方便,这个道理古今通用西安历史

唐朝和之前的隋朝,自己本来就是关陇贵族,自己的基本盘都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定都自然是最不坏的选择西安历史

而到了宋代,赵匡胤是黄袍加身,相当于前代皇帝让位,定都在前代皇帝的都城是理所应当的西安历史。元代是蒙古族建立起来的朝代,对于广袤汉地的统治其实并无任何经验,为了便于及时退入大漠,在交通便利,又有幽燕形胜的北京建都是最不差的选择。

明、清等朝亦是如此,朱元璋和多尔衮等人最终都选择了自己政治地位更加牢固的地区建都,而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之所以迁都,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西安历史。毕竟自己少年时代就生活在北平,熟悉这里的一切,到了南京,自然是处处掣肘。

我父亲的基本盘不是我的基本盘西安历史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资富饶,为何在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 第6张

北京紫禁城

另一个原因,则是抵抗外族的需要西安历史。经常有人说明代是“天子守国门”,其实这并不是明代一朝独有。基本上在封建时代,天子守国门是常态。唐太宗一世英名,也曾经被异族逼得签订了城下之盟,而宋代更不用说,敌人一过黄河开封便再也无险可守。

原因无他,首都靠近前线罢了西安历史。帝王们当然惜命,谁不想离前线远远的,但是在古代落后的信息和资源调动能力下,如果首都不靠近前线,很容易造成作战时机的延误,而赋予边关将领自主处理的权力,又很容易造成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所以,资源和人口集中到天子脚下,天子守国门成为了当时的最优解西安历史

而汉唐的军事压力,来自于西北,匈奴,突厥,困扰了河套平原很久很久,而到了宋代,到了明代末年,外敌则是来自于东北西安历史。契丹人,女真人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让中原皇帝不止一次把忧郁的目光注视着祖国的边疆。

在这种时候,在长安建都,早就已经丧失了他本来的意义了西安历史

十三朝古都西安:物资富饶,为何在唐朝以后再无王朝定都? 第7张

匈奴入侵

一些余波过去的长安,现在的西安,尽管不作为都城了,却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西安历史

人们在兵马俑前,在唐宫殿的遗址前,在唐诗里面,追寻那隽永的长安城西安历史

那时的长安,人口百万,是诗人们穷尽一生的梦想之源,歌坊林立,远方游客云集,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人们纷纷怀想着西安历史

有过李白杜甫和许多伟大诗人驻足过的地方,是无论如何都荒芜不了的西安历史

哪怕直到现在,梦里的长安,依旧让人魂牵梦萦着西安历史

标签: 西安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