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大秦网 873 0

英国地理学家柯尼希(V. Cornish)对首都的地理条件,提出了自然仓库、交通枢纽和要塞等要素西安历史。在中国的众多城市,西安完全符合要求,但它又与“天子中而处”的传统观念相违背。自古以来,西安以“形胜”著称,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均在此定都,籍此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的长盛不衰西安历史,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地理“密码”呢?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1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西安鼓楼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2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西安古城墙

破译第一步:自然仓库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柯尼希的“建都三要素”和中国古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破译西安“形胜”的密码西安历史。柯尼希认为首都附近应该满足资源丰富、粮食充足的要求。西安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偏南,东西长约204千米,南北宽约116千米,面积101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4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可以说当地的自然条件杠杠的。

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东西长约36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4.7万平方公里,由断层陷落地带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河流冲积而成西安历史。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完备,物产丰富,小麦占耕地面积超过50%,是古代重要产麦小区,此外,玉米、豆类、蔬果等作物均有种植。

地理名著《禹贡》称关中为“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西安历史。”《史记·留侯世家》进一步强调: 关中平原“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唐太宗李世民在《帝京篇》中豪言:“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有了关中平原为依托,西安足以躺赢。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3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南北朝时期 长安的位置所在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4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长安地理位置示意图

破译第二步:交通枢纽自然仓库只是西安地理优势的一部分,当地的交通网络同样得天独厚西安历史。往东有三条路:

一是沿渭河南岸东出函谷关的函谷道,能够通达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进而北上辽东或南下闽粤西安历史

二是自东北出蒲津关,直达汾晋燕代的蒲津道西安历史

三是沿东南灞河和丹江谷地出武关的武关道,经此可以通往荆襄、江南和岭南西安历史。隋唐时期,诸多官宦雅士由此道入仕赴任、游学入京,故此人称“名利路”。

在西安南面有子午道和傥骆道,这两条道路贯穿秦岭,经汉中与褒斜道和陈仓道相连,是入蜀的必经之路西安历史。出西安往西,便是鼎鼎大名的丝绸之路,经河西,入西域,跨越帕米尔,沟通中亚和西亚,抵达地中海沿岸。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路程短,运力强,是关中平原联系北方河套地区的重要道路之一。

西安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等八条河流,有“八水绕长安”之称西安历史。汉唐时期,曾疏通西安周边的渭、灞、浐等水系,使之与黄河连接,此举极大的促进了水运的发展,粮食等物资纷纷运抵西安,促进了当地的商业繁荣。《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二十一年“凡三岁,漕运七百万石。”刷新了漕运的最高纪录。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5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左图示意长安城的位置,右图示意长安城周围的河流和水渠分布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6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西安的水系分布

破译第三步:要塞仅有优越的自然和交通条件是不够的,西安还要具备坚固的防御能力西安历史。汉唐时期,西安历经战乱,数次兴废。明朝时期,西安地位虽有下降,仍然引起朝廷的关注。洪武年间,朝廷历时八年,修建了周长约13.79公里,高12米,顶宽12至14米,底宽15至18米的城墙,分别由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据统计,明朝西安城墙有敌楼98座,垛口高2米,总计5984个。护城河宽约30多米,深12-15米,城墙内有6米宽的马道和六处斜坡,方便守军调动兵力。

明朝城墙有四个城门,每座城门由吊桥、闸楼、箭楼、瓮城、正楼等组成西安历史。吊桥沟通内外,闸楼观察敌情,箭楼远距御敌,箭楼和正楼之间有城墙相连,形成瓮城,对突破吊桥的敌人,造成“瓮中捉鳖”之势。正楼是城门的最后一道防线。五位一体的防御体系,使西安成为一个要塞,令敌人望而生畏。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7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汉代长安城

破译第四步:天子中而处柯尼希的三要素只是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对西安有着更接地气的理解西安历史。《吕氏春秋·慎势》有言:“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当时的有识之士就有“居中治国”的观念。思想家荀子从礼制的角度出发,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以地理中心控制全国,是理论上的最佳位置。

然而,在实践中,统治者发现政治需求往往比地理中心更重要西安历史。他们选择政治根基最为牢固的地区,作为自己的执政中心。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产生了发达的农耕文明。不仅如此,西汉学者桓宽在《盐铁论·非鞅》中明确指出:“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关中平原具有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进可控制山东诸侯,退可拥兵据险自保。在巨大政治利益的驱动下,西安凸现出强大的战略优势。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8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分区图

破译第五步:关中形胜桓宽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关中平原才是柯尼希眼中真正的“要塞”西安历史。关中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关中平原的安全和稳定,由函谷关(后由潼关代替)、大散关、武关、萧关等四塞拱卫。四关的建立,“八百里秦川”才有了“关中”之名。

战国时期,秦国凭借“崤函之固”,数次挡住了山东六国的进攻西安历史。汉初,帝都未立,娄敬建议:“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张良也主张:“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两人不约而同地达成的共识。

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西都赋》中,对西安“形胜”进行了归纳:“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西安历史。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在统治者看来,西安综合了诸多优势,确属王朝的龙兴之地。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第9张

西安历史,其地理位置为何如此重要">

上图_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经过五个步骤,从政治、经济、军事、地势、交通等方面,破译了西安“形胜”的密码西安历史

明初,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他对西安仍然心心念念,认为“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历史。”而明朝学者缪希雍《葬经翼》一针见血的指出:“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时至今日,西安仍然在西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葬经翼》《西都赋》《盐铁论·非鞅》《吕氏春秋·慎势》《新唐书·食货志》《史记·留侯世家》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西安历史,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西安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