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大秦网 687 0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张

周陵大门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张

自然长成在周陵中轴线中的百年古柏

西咸网-西咸新闻网讯(记者 刘疆坤)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咸阳塬上埋皇上”,中国还有一句民间谚语是这样说的,“兵马俑、大雁塔,抵不上咸阳的土疙瘩”,还有“上海的楼,西安的塔,比不上咸阳的土疙瘩”,这诸多的民间谚语,好像向世人证明和诉说她曾经的辉煌与繁华咸阳历史。因为这里有开创华夏五千年礼仪之文化的鼻祖“文、武、成、康”四座王陵,其倡导的“周礼”文化世代传承,文治武功受万人敬仰;这里有大秦帝国雄伟的宫殿遗址,规模之宏达,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是何其壮哉;这里有开创大汉民族,万国臣服的大汉王朝11位皇帝的陵寝,其封土堪称东方的金字塔,这里还有以山为陵的大唐王朝诸皇帝的陵园一字排开。咸阳塬近千座帝王将相,妃嫔媵,皇族贵胃,贤达名流陵墓,或平地凿穴起,威仪壮观,或依山傍水造墓,气势恢弘,一字排开,或在南北数十公里,东西近百公里的莽莽原野,形成巨型列队,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群。这些陵墓,是一部浩瀚精深的卷帙,一个陵冢,就埋藏着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个陵园,就代表着一段铁马金戈的史诗;一块墓碣,就是一幕风雨飘摇的悲剧;一组陵丘,就是一个朝代兴盛衰亡的画面浓缩史,这里而这历历在目一切的一切仿佛就昨天发生一样.....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3张

文王坊前留影

2017年3月18日上午,由咸阳市民盟盟员、退休教授张根劳,原咸阳市政协委员、《老咸阳》作者董学武等倡导,西咸新闻网、陕西市政网、咸阳在线等网络媒体以及民间文化爱好者等30余人共同发起的“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走进华夏五千年之文明开创者周陵(即“文、武、成、康”四王陵)和西汉“康、延、渭”三皇陵咸阳历史。虽然已是阳春三月,由于连日的春雨,使得咸阳的塬上依然寒冷,但却挡不住大家对“周礼”文化和其“文治武功”内涵的敬仰,挡不住大家对了解和挖掘大汉王朝曾经辉煌历史的崛起和衰落的热情。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4张

康陵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小君介绍康陵情况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5张

在周陵文管所(博物院),张俊辉(院)所长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下今天的行程安排,随后大家驱车来到位于咸阳市中心7.5公里处距周陵1公里渭城区周陵街道办大寨村的西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汉平帝刘衎康陵,见到了康陵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小君,他详细地的向大家介绍了康陵的有关情况,他说:康陵是西汉第十一个皇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5年)与王皇后的合葬陵园咸阳历史。刘衎(kan),原名刘箕子,是汉元帝刘奭((shì)之孙,汉成帝刘骜(ao)墓的侄子,汉哀帝汉哀帝刘欣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哀帝于公元前1年6月病死后,王莽于9月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刘衎9岁继承皇位,14岁时死亡,其在位5年,死后葬于康陵。公元8年(初始元年),王莽篡位称帝,建立新朝,将自己的女儿汉平帝刘衎的皇后王氏(艳)改称定安公太后,后又改封为“黄皇室主”,但没想道他的女儿竟是一个忠贞不渝的人,对父亲的行为痛斥不已,并屡次拒绝了父亲安排的改嫁他人。王氏时年十八岁,为人婉顺文静有节操。王莽篡夺汉家天下以后,王氏经常称病不参加朝会,王莽对女儿敬惮伤哀,打算将她改嫁,于是又改王氏称号为黄皇室主,派立国将军、成新公孙建世子孙襐扮成医生前去看病调情。王氏大怒,鞭打左右侍御。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6张

康陵合影

地皇四年(公元23年),汉室后人刘玄(即东汉光武帝刘秀族兄)的起义军攻入长安,诛杀了王莽,焚烧了未央宫咸阳历史。此刻,众宫女拉着王皇后想要逃走,但是王皇后执意不走,看着熊熊烈火,想着已故的丈夫汉平帝和失去的汉室江山,不禁泪流满面。再说了,自己又是叛贼王莽的女儿,于是叹息道:“我有何面目见汉家!”,接着自己纵身一跃,跳入火海而死,时年33岁。同时,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投火自焚而死的皇后。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及汉兵诛莽,燔烧未央宫,后曰:“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后来,东汉皇室念及王皇后对汉室忠贞不二,故而追封她为“孝平皇后”, 葬在康陵东南570米处(现咸阳市农科所内)”,受到世人的尊崇和敬仰。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7张

汉平帝刘衎康陵

最后他告诉大家,康陵封土为双层覆斗形,封土底部东西长216米,南北宽209米,近冢顶内收成台,台面距冢顶5.5米咸阳历史。陵冢通高26.6米,原四面垣墙之中建有阙门,但今已无遗迹。该陵1956年被陕西省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与西汉诸帝陵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设立康陵文物管理所。自在康陵设立文管所后,他们在及时清理了周边的建筑垃圾,并设立的铁围栏,并将推翻的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之碑(由于历史认识误区,错书“汉元帝渭陵”)重新立起,尽管立错了地方,但尊重历史的作法是现代思维模式,即尊重历史,又向世人还原了康陵真正主人的庐山真面目。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8张

汉平帝刘衎康陵

纵观汉平帝刘衎的一生,公元前七年,平帝之父――中山孝王刘兴逝世,三岁的刘衎继承其父刘兴之位成为了中山王,世称“中山小王”咸阳历史。 自幼多病,鳍足目冯太后求遍了所有的名医,用变了所有的灵药,但却还是不能将小平帝的病医好。她能做的,也只是不断地求神问卜、祭祀祷告了。寒树生烟,岁月归去,不久之后,汉成帝驾崩,哀帝即位。哀帝即位后,逐渐压制原来的外戚王氏,转而提拔自己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太后的亲戚,顷刻间,朝堂内外渐渐布满了傅家和丁家的外戚,公元前六年,宠爱平帝的祖母冯太后被傅太后以莫须有的“巫术诅咒”罪名关进了牢房后服毒自杀,此时汉平帝刘衎四岁,还是一个孩子。秋雨打落梧桐,落叶翩翩,深宫微寒,一片幽怀。消息传到中山,满宫恸哭,高楼挂白。而四岁的小平帝还不知道疼爱他的祖母已然故去,身边的变化他也一概不闻,只是傻傻的玩着自己的手指头。庭廊空洞,岁晚苍茫,小平帝一个人独坐寒光,再也没有了祖母的关爱,祖母的心疼。冷风凉人,一个身披薄翠的妇人悠悠然从远方走来,这个妇人,便是平帝的亲生母亲――卫姬。她缓缓的走到了小平帝的面前,轻轻的将他抱起,一齐陪他看着远方的冷月,天片的孤云,她的眼圈红红的,眉上带着一缕忧思,一种彷徨。公元前一年,哀帝驾崩,平帝即位,时年平帝只有九岁。此时就离开了熟悉的母亲,离开了熟悉的中山,独自来到了长安,来到了未央宫。未央宫,金碧辉煌,高大雄壮,然而这里的一切并没有让平帝感到荣耀和壮美,这些无情的事物只是让他感到了无限的陌生,无比的孤独。而在千里之外的中山国里,平帝的母亲卫姬对平帝的思念也越来越深。她想尽了一切办法,通过了各种渠道、拜托了各种人疏通关系,只希望能到长安与儿子团聚。寒树沙沙,秋风瑟瑟,无助的卫姬只得和她的兄弟卫宝、卫玄等一些人谋划,希望能用一些非正常手段让她去京城与儿子团聚。可她不知她的非正常手段的后果,导致卫氏家族的整体毁灭。看着发生过的一切,卫姬无奈了 晚风习习,凉夜如水,泪水模糊了卫姬的双眼,水色皓月,冰凉刺骨,照耀着大汉的天下,照耀着断肠人的心。而长安城里,流水落花,秋色几度,平帝的并日渐严重了。公元前三年,王莽威逼平帝,立了自己的女儿为皇后,公元五年腊月底,王莽借腊日大祭的机会向小平帝敬献椒酒,平帝并没有产生任何疑心,便一饮而尽了。然而,平帝并不知道,正是这样一杯简单的酒,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享年十四岁,可谓是“虎落平原被犬欺”,在位五年想作为而被压制,英年早逝但却演绎了一场千古爱情故事。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9张

延陵保护牌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0张

延陵文管所所长杜科峰介绍延陵情况

在距汉平帝不足两公里的汉成帝刘骜(ao)的延陵,见到了延陵文管所所长杜科峰,他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延陵营造过程以及其主人的相关历史情况,他说,延陵是西汉第九个位皇帝刘骜(前51~前7)与许皇后的合葬陵园,汉元帝汉元帝(刘奭)之太子,其母王皇后,自小得宣帝喜爱,字曰“太孙”咸阳历史。史称其博览群经,为人谨慎,共在位二十七年。成帝在位期间,削宦官之权,整顿黄河河堤,求遗书,举博士,重文学,奖励农耕,罢极度消耗国库的甘泉与汾阴祠,设长安南北郊代之,有一些作为。但成帝喜好声色,扶持外戚,分封甚众,封其五舅与王莽等为侯,致外戚势大,埋下西汉王朝覆灭的后患。竟宁元年(前33年)即帝位,绥和二年(前7年)成帝死,葬于延陵”。延陵在咸阳市周陵镇严家沟村,是汉成帝死后真正归葬的陵寝。现封土巍然,陵冢正南有清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汉成帝延陵”石碑一通。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1张

延陵合影

其实,刘骜还有一座废弃的陵墓:昌陵咸阳历史。汉成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开始营建自己的寿陵,位置在咸阳渭城区,这就是延陵。大约十年后,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放弃延陵,改在临潼修建昌陵,同时修建昌陵邑。后来由于工程困难在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重新改到延陵。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在未央宫驾崩,葬于延陵。昌陵遂被永久废弃。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2张

现场交谈

汉成帝刘骜(ao)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就开始在咸阳塬上营建自己的寿陵——延陵咸阳历史。大约十年后,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放弃延陵,改在临潼修建昌陵,同时修建昌陵邑。后来由于工程困难在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重新改到延陵。延陵的再度营作,仍极尽豪华。延陵陵园略呈方形,垣墙边长约四百米,四面垣墙正中均建筑门阙,今除南门东阙已毁外,北、东、西门阙遗迹犹存,陵冢位于陵园正中,形如覆斗,陵基边长约172米,封土堆高31米。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3张

清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汉成帝延陵”石碑一通

《汉书·成帝纪》载:延陵始建于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十年后,延陵即将落成,耗资已达亿万之巨,成帝突然心血来潮,想改换葬地,便借口延陵风水不好,说延陵南方有一片竹园,恐冒犯延陵地气,于是在鸿嘉元年(前20年),决定在长安城东的新丰县戏乡步昌亭附近重建寿陵—昌陵咸阳历史。并于第二年“徙郡国豪杰柴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大规模营建,耗费巨资。史载,营建昌陵取东山之土“贵同粟米”,致使“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灾异屡降,饥馑仍臻,流散冗食,馁死于道,以百万数。公家无一年之畜,百姓无旬目之储,上下俱匮,无以相救”( 《汉书·谷永传》 )。今在西安市东北部与临潼交界处,仍存一面积达三平方公里的土丘,土丘上有一个面积达一百平方米的矩形大土坑,当地百姓称之为”八宝琉璃井”。巨坑之下二十米有坚实的夯土层,可能是当年地宫的建筑物,在土丘的西北角,现在还遗留大量汉代瓦片、砖块和瓦当。由此可见,当年昌陵规模之大,气势之雄伟。

纵观汉成帝刘骜的一生,18岁即位,字太孙,享国25年咸阳历史。如果要用个头衔来概括汉成帝,“昏君”两字当之无愧。作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昏君,汉成帝刘骜在位期间,沉迷女色,不理朝政,昏庸无能,以致落得个死在女人“温柔乡”中的悲惨结局。人常说,“虎毒不食子”, 为讨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欢心,亲手掐死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导致其死后没有直系血脉继承皇位。有道是“福兮祸之所依”,刘骜得尽美人风流,也最终引火自焚,纵欲过度,死在了宠妃赵合德的寝宫,终年43岁。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4张

许皇后

延陵之西还有一大冢,疑为许皇后陵咸阳历史。许皇后是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候嘉女,成帝为太子时入宫为妃,即帝位时立为皇后。《汉书·外戚传》载:“后聪慧,善诗书”,得宠于成帝。赵飞燕入宫后,为了夺得皇后的宝座,便向成帝谮告许皇后,结果被册收皇后玺,废居昭台宫。缓和元年(公元前8年),“赐药自杀,葬延陵交道厩西”。

在延陵东北约600米处,有汉成帝班婕妤墓,当地群众称为“愁女坟”或“愁娘娘坟”咸阳历史。班婕妤是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姑母,她博通经史,为人端庄大方,常作赋抒发伤感之情。留传今日的还有《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三篇。成帝死后,她以婕妤的身份守园陵,死后陪葬于延陵附近。陵高14米,呈复斗形,陵基周围曾出土云纹瓦当和其他汉代砖瓦残块。

汉成帝在历史上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妃子堪称舞蹈届的鼻祖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容颜娇美,身纤体轻,善于舞蹈,留下了掌中之舞的典故咸阳历史。流传于时间的历史故事“环肥燕瘦”以及汉宫飞燕就发生在成帝时期。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5张

汉元帝刘奭((shì)的渭陵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6张

渭陵文管所杨鹏举所长向大家介绍了汉元帝刘奭((shì)的在位情况

大约在上午11时一刻左右,大家又来到了汉元帝刘奭((shì)的渭陵,渭陵文管所杨鹏举所长向大家介绍了汉元帝刘奭((shì)的在位情况以及渭陵的营造过程咸阳历史。他说,汉元帝渭陵是西汉唯一一座一帝二后的帝陵,是西汉第八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前76—前33年)与王皇后、傅皇后的合葬陵园。汉元帝刘奭((shì)自小多才多艺,善史书,鼓琴吹箫、柔仁好儒。为太子时,以宣帝“持刑太深”,劝用儒生,遭宣帝疏远,曾预言:“乱我家者,太子也!”。刘奭这个人的个人素质是非常不错的,史料说他多才多艺,善史书,鼓琴吹箫、柔仁好儒,”但是明显汉元帝是一个纸上谈兵,空心萝卜表面光的皇帝。刘奭继位后,号令已出,便不理会宣帝那一套,他“征用儒生,委之以政”,他一方面重用贡禹、韦玄成、匡衡等名儒为丞相,力图稳定政局;一方面恢复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以宫女王嫱(昭君)嫁与匈奴单于。为缓和关东豪强与西汉朝廷的紧张关系,元帝甚至大胆地放弃了汉初以来迁徙关东豪强以充实关中帝陵的制度。竟宁元年(前33)五月崩于未央宫,终年43岁,葬渭陵。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7张

渭陵合影

渭陵始建于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陵园近方形,南北四百一十米,东西四百米,四周有夯土筑成的垣墙,垣墙正中各置阙门,与陵冢底边正中相对咸阳历史。陵园四门距陵园正中的封土堆约为110米左右。陵冢位于陵园之中,呈覆斗形,冢底边长约115米,冢顶边长50米,高25米。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8张

渭陵

《汉书·元帝本纪》记载:“永光四年九月,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咸阳历史。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陲)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无)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又罢先后父母奉邑。

《汉纪》:“永光四月九月,诸陵分属三辅咸阳历史。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诏勿置县邑及徙郡国民。竟宁元年秋,七月,丙戌,葬孝元皇帝于渭陵。”

《三辅黄图》:“元帝渭陵,在长安北五十六里咸阳历史。直按:《汉书·元帝纪》臣瓒注,“渭陵,长安北五十六里,与本文同,又《陕西通志》卷七十云:“渭陵,在咸阳县东北一十三里。”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19张

在陵园东北约350米处,有孝元傅皇后合葬陵咸阳历史。傅皇后原为上官太后才人,元帝即位立为捷好,不久更立为昭仪,因其为人有才略,深得元帝宠爱。元帝死后,随子定陶王归国,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崩,合葬渭陵,称孝元傅皇后”,当地群众称为”塌塌家”。

傅昭仪(?—公元前2年),傅氏,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咸阳历史。其父为河内温县人,早逝;其母遂改嫁为魏郡郑翁。傅氏初为上官太后的才人,汉元帝刘奭为太子时,得以进幸。汉元帝即位,立为婕妤,甚得宠爱。生有一男一女,女为平都公主,男为定陶恭王刘康。后封为昭仪。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去世,傅氏随子刘康归定陶国,称定陶太后。阳朔二年(前22年),刘康去世,其子刘欣继王位,由傅太后亲自抚养。时汉成帝无子,遂立刘欣为太子。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尊祖母傅氏为恭皇太后。一年后,改称帝太太后。后又改称皇太太后。元寿元年(前1年),傅氏去世,与汉元帝合葬渭陵,称为孝元傅皇后。

渭陵西北380米处,有一座高13·5米的墓冢,四周有墙垣,每墙均于中央辟门,门外有双阙咸阳历史。是元帝皇后王政君的陵园。王皇后名政君,成帝母,元帝为太子时选入宫,元帝即位立为皇后。就是她的侄子王莽建立了新朝。王政君养尊处优,一直活到84岁才去世,整整比元帝多活了40年。

说起来,这位王老太太的经历也堪称传奇,王政君家族世居魏郡元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名,在当地只是一般的大户人家,王政君很小的时候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当时的皇后,孝宣王皇后的一名宫女,不显山不漏水,但是十八岁那年突然人品爆发交了好运,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应选入宫,适皇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死,司马良娣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咸阳历史。”司马氏死后,刘奭十分悲伤,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令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选人中,她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还陷于思念爱妃司马氏的悲痛之中,无心选妃,皇后在旁边催促,刘奭随便指着靠近自己身边的一位宫女,皇后看王政君长相还算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就忙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东宫。

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谁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咸阳历史。此后太子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刘骜三岁,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母以子贵”,由此,王政君成了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太皇太后。然而,王政君万万没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篡夺她儿孙的皇位。王政君思念汉朝,最后在悲愤、忧郁之中度过她的晚年。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送了汉朝刘姓的江山。

王莽篡汉以后,这位心里愤愤不平,但没有什么能耐的老太太只能让自己宫人都身穿汉家服色,每天斋戒祈祷,以此来证明她还是汉家的好媳妇,只是侄子是个混蛋咸阳历史。王莽为了讨好王老太太,给王老太太上尊号为“新室文母”,后来,为了让王政君更符合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身份,王莽拆毁了元帝的庙,另建新庙,并特意在元帝庙的旧址上为她修了生祠。因为王政君尚健在,不便称庙,就称为长寿宫。有一天,王莽特地在长寿宫为王政君设下酒宴。王政君见元帝庙已被拆毁,不禁垂泪哽泣:“这里是汉家宗庙,皆有神灵,为什么竟平白无故地毁坏!假若鬼神无知,修庙何用?若是地下有知,我本汉家妃妾,岂能辱先帝庙堂来饮酒高会!”她私下对随从说:“王莽如此侮慢神灵,岂能得天佑助!”宴会不欢而散。始建国五年(13年)二月,王政君带着无尽的哀怨与悔恨离开了人世,终年84岁。新朝皇帝王莽宣布为她服丧三年,并将她葬于元帝渭陵(位于今陕西西安北)陵城的司马门内。王莽在这两座相距一百一十四丈的陵冢之间,又挖掘了一条沟壑,以示新室文母与汉家元帝的绝缘。也许,这种若即若离、藕断丝连的安葬方式,正是在西汉和新莽两个朝代为皇太后的王政君不得不接受的最终结局吧。

纵观汉元帝刘奭((sh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宣帝病死后继位之第二年(前48年)改年号为“初元”,在位时期“崇尚儒术”,多次出兵击溃匈奴咸阳历史。建昭三年(前36年),汉将甘延寿、陈汤诛郅支单于于康居消灭了唯一一支反汉的匈奴单于,汉匈百年大战于此告终。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刘奭以宫女王嫱(王昭君)嫁之为妻,故历史上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汉元帝时期是西汉王朝历史的转折时期,西汉王朝从昭宣中兴的繁荣逐渐滑落到王朝末路,汉元帝和汉元帝的老婆可以说厥功甚伟咸阳历史。根据史料来看,汉宣帝刘询对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的能力是心里有数的,他是不太想让这个儿子接班的,但是刘奭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他是汉宣帝许皇后的儿子,故剑情深啊,爱屋及乌啊,以至于汉宣帝虽然经常表达对这位太子的不满,但是自始至终也没能痛下杀手把他废掉,结果刘奭在位期间,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又由于汉元帝过于放纵外戚、宦官,最终导致西汉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

在渭陵东北500米左右,是陪葬墓群,大大小小12个土堆咸阳历史。那就是西汉元帝刘奭的陪葬墓区了。这些陵墓原来有28座,排列有序,东西有四行,四行七座,四七二十八,故称为“二十八宿”,均是西汉晚期王公妃子大臣的墓葬。南边一组墓群原先可能有7座,所以当地人称“七妃冢”,《咸阳县志》称为“七妃墓”,现存墓冢12座。据文献记载,王凤、王莽妻、冯奉世等陪葬渭陵,但今名位难考。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0张

周陵文管所(博物院)(院)所长张俊辉介绍周陵情况

时光如梭,此刻大家的头顶日以中天,已过午时,探寻的历史足迹的文化爱好者离开渭陵,在张俊辉所(院)长的安排下,每人简单的吃了一碗陕西的特色小吃羊肉泡馍,下午走进周陵这座神秘的陵冢咸阳历史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1张

学者现场交流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咸阳历史。周陵这座神秘的陵冢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乘坐民航班机,盘桓在渭北上空,透过机窗,俯视机翼下方,东侧汉高祖长陵,西侧汉武帝茂陵,北方的唐昭陵、女皇武则天乾陵。这里星罗棋布的汉唐帝王陵墓群,以从星拱月之势环绕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帝王陵,汉武、唐宗、女皇甘愿俯首的周陵。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2张

周陵文管所(博物院)(院)所长张俊辉介绍周陵情况

进入周陵文院,周陵文管所(博物院)(院)所长张俊辉一边引导大家参观周陵,一边向大家详细介绍周陵的历史,他说:周陵文物保存完好,文化底蕴深厚,“周礼”就说明真正的文明是从西周开始的,“咸阳祭周,曲阜祭孔”,反映出人们把祭祀周陵作为一种信仰和文化的寄托咸阳历史。根据陵内碑文可考,周陵是文武成康四王之陵及周公太公墓,是陕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8月公布的陕西省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风雨侵袭,周陵现遗存有文王坊、献殿、东配殿、西配殿、周文王陵、周武王陵,保存完好的四十余通历代帝王祭祀周陵的碑石。陵园以东有周公墓、姜太公墓、周毕公墓、鲁公伯禽墓,形成西周墓葬群。在进入陵区的大门门口,有一棵自生距今有百年历史的古柏,正好生长在周陵以及咸阳诸陵的中轴线上,就好比中国的大地原点一样,至今是个难解之谜。进入正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建于清代的文王坊,在文革中,周陵中学一位老师怕其遭到破坏,故连夜抹去“文王坊”三字,并书写“毛主席万岁”,故文王坊因其上书写有“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才幸存下来。这座原本用于通行的位于陵区中轴线上的过街牌坊,通行处已被用砖头砌为一座戏楼,文革前为周陵中学女生宿舍。献殿东西两侧是新建的配殿、碑廊,碑廊中镶有48通历代帝王祭周陵时的御制祝文碑、御制祭文碑,堪称“周陵小碑林”。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3张

周陵小碑林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4张

周陵文管所(博物院)(院)所长张俊辉介绍周陵情况

再往里走便是贡有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坐像的献殿咸阳历史,门前两棵“斜扶”古柏,恰是皇帝金銮殿前玉女手持的仪仗扇,两幅气势恢弘对联,“上联为,耿光大烈启西周表海诘戎稼穑谋十五世;下联为,俊德敉功崇懋飨据浮渭葱茏佳气万千春;横批是文治武功”,正是对周(文、武、成、康)四王文治武功的歌颂以及 “周礼”之文化底蕴内涵对后世影响的诠释!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5张

周文王陵前合影

出献殿往北,经过一个小门,就是周文王陵咸阳历史。陵前立有三通碑石,一通是1958年3月咸阳县人民委员会立,碑云:周陵系文武成康四王之陵及周公太公墓……为陕西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8月第一批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另一通是1984年12月11日咸阳市人民政府立,碑云: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陵时代周;还有一通是“周文王陵“碑,系清乾隆年间著名的历史学家、兵部侍朗、陕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沅所书。文王陵成覆斗形,底边长78米,顶边长48米。文王陵北便是周武王陵,呈圆锥形,高12.3米,底边长71米,顶边长14米,规模稍小于文王陵,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周武王陵”石碑一通。1932年10月,戴季陶、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等陪同蒋介石、宋美龄祭扫周陵,当时的守陵人送了一把文王蒿给蒋介石,得到蒋介石10块大洋赏赐。文王蒿浓浓郁郁,在周陵随处可见,杂草充斥其中,像在诉说着逝去的风尘岁月。

下午14时30分左右,“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一行30人,在听完周陵文管所(院)长张俊辉对周陵的详解之后,一起回到了周陵文管所(院),一起对今天所探寻的西汉“康、延、渭”三帝陵以及周陵的历史和典故进行总结和探讨,陕西市政网总编辑许亚平首先向在座的各位向大家介绍了今天的嘉宾和研讨的话题咸阳历史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6张

咸阳市秦都区两寺渡村86岁的两寺渡学校老校长冯强文

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两寺渡村86岁的两寺渡学校老校长、“万卷书屋”创建者冯强文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咸阳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典故,并给所有人员赠送自己编著的咸阳历史丛书咸阳历史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7张

《老咸阳》作者董学武

原咸阳市政协委员、《老咸阳》作者董学武就本次活动的目以及周、汉文化在历史上对后人的影响咸阳历史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8张

原咸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张英民

原咸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张英民现场也对本次“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活动给于充分的肯定咸阳历史。他说,咸阳建置始于夏代,公元前21世纪,市境西部为有邰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属禹贡九州之雍州,殷商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国,市区在市境东南部,公元前1066年(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封其弟姬高于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阳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后,将咸阳原列为西汉皇室的陵区,西汉十一位皇帝中有九位葬在咸阳北原上,这些陵墓周围还有许多权贵功臣的陪葬墓,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29张

周陵文管所(院)长张俊辉介绍周陵情况

周陵文管所(院)长张俊辉在座谈研讨会上再次对周陵在历史上的存在价值进行的阐述,他说,周陵——这座珍贵的历史遗迹历经千余载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无论它神秘的面纱下呈现怎样的真实面孔,它都已经根深蒂固的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信仰文化咸阳历史。他与西汉诸陵以其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曾经的学术界认为周陵不是周文王和武王的陵寝,其实是谁已经不是太重要,因为在他没有挖掘之前,真相仍然还是一个谜,但她在留给我们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也留下了历代聚讼纷纭的考证,她就好似女皇武则天乾陵的无字碑,等后人去考证,但继续保护好陵区留存至今的历史遗迹仍然是我们每一个要去祭祀或参观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30张

康陵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小君就康陵下一步的保护向大家做了详细的说明咸阳历史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31张

延陵文管所所长杜科峰也就延陵下一步的保护向大家做了详细的说明咸阳历史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32张

咸阳市沙河古桥遗址文管所所长朱峰

最后咸阳市沙河古桥遗址文管所所长朱峰就西汉帝陵位次的排列与昭穆之制和大家进行交流意见,他说,纵观西汉十一陵,全部符合昭穆之序咸阳历史。西汉帝陵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昭穆关系,正是宗法思想在地下王朝的集中表现,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有待以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33张

周陵旅游开发公司关经理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34张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汉陵” 第35张

研讨会现场

一天的追寻在大家的探讨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咸阳塬上这座东方的金字塔群,何时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也许很快…..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许还很遥远……在离开周陵文管所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驱车行走在咸阳塬上,思路回旋,看着远处高高的封土堆和缕缕炊烟,夜幕中,仿佛我们又看到了汉室皇家陵园曾经的辉煌和繁华景象……看到当时从全国各地迁徒富豪大家,在皇陵周围设置邑县,其繁华景象可见一斑咸阳历史

探寻咸阳历史文化踪迹之“周礼” “汉陵”——有感

刘疆坤

文王庙前思“周礼” 咸阳历史

“汉陵”夷碑叹兴衰 咸阳历史

举目远眺咸阳塬咸阳历史

周秦汉唐冢千座咸阳历史

气势恢弘封土堆咸阳历史

下面皆埋将相侯咸阳历史

曾骑铁马舞金笔咸阳历史

金銮殿堂论乾坤咸阳历史

朱笔一挥千军动咸阳历史

宝剑出鞘万国服咸阳历史

丰功伟绩今依在咸阳历史

不见当年汉武帝

标签: 咸阳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