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大秦网 680 0

宋江结局本身并无《水浒》描写那般,英雄初起义,顺应民心咸阳历史。最终途穷末路,极富悲剧色彩。

历史的长河冲不淡历史情结,山泊水寨切思怀咸阳历史

宋江本人以及他所率领的起义团体在现代人的观念里仿佛已经成为了梁山泊的代名词咸阳历史。立于时空交汇之处,成为人心之所向。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1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说到梁山泊,它其实位于山东西部,曾经是个很小的湖泊咸阳历史。从五代到北宋,因为黄河多次泛滥,它与周围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才形成纵横800里水域的大湖泊。

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有许多天然小岛,地势险要复杂,当时许多破产手工业者、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人数愈聚越多咸阳历史

到北宋末年,朝廷不明,奸臣当道,谄佞专权,布满滥官污吏,陷害天下百姓咸阳历史。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设置“西城括田所”,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海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赋。

“梁山泊渔民惯于作盗,在水中游荡没有名籍咸阳历史。任谅把他们五家一编列,刻在他们的船上,不这样就不得进入湖区。其他县辖区杂错其间的,立石为标志。盗情发生时,则督促官吏名捕,不敢不尽力,盗迹无所容。”(《宋史·任谅传》)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2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梁山泊景

地方官吏严密监视百姓的一举一动,采取“名籍”管理办法,限制和打压渔民,合防联控咸阳历史。若有违法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

严刑峻法并没有吓倒敢于反抗的百姓,贫困的农民和渔民交不起重税,走投无路,只能铤而走险咸阳历史。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揭竿而起,挑起了造反的大旗。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3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宋徽宗宣和初年(公元1119年),县吏出身的宋江和36个头领(《水浒传》36天罡星的原型人物)聚义于郓州(今山东省东平),打出“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旗号,宋江被推举为义军首领,深受百姓的欢迎和拥护咸阳历史

残暴腐朽的统治者诬称义军为盗匪,视为心腹大患咸阳历史。南宋龚圣著有《宋江三十六人赞》,赞序曰:“古称柳盗跖为‘海贼之圣’,以其守一至于极处,能出类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几乎……岂若世之乱臣贼子,畏影而自走,所为近在一身而其祸未尝不流四海!”

主流史观将柳下跖作为春秋时期的奴隶起义领袖,他因不满贵族压迫,于鲁国起义,组成九千人的义军,转战黄河流域一带,对当时的诸侯国造成沉重的打击,宋江就是盗跖这样的人物,可民心所向之人往往正是这些不甘压迫、敢于反抗之人咸阳历史。其实换一个角度思考,有时那些祸流四海的滥臣贼子才是真正的盗。

元代陈泰《所安遗集·江南曲序》中说:“宋江之为人,勇悍狂侠咸阳历史。”勇悍、侠义是义士、侠客、绿林好汉最稳定和最基本的人格魅力。它具体表现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勇武阳光等不同方面。这些好汉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所以宋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结交了不少英雄好汉,闻名于当时。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4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宋江画像

最初朝廷只把梁山义军看作一般的“草寇毛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咸阳历史。宋江趁朝廷麻痹大意之机,迅速发展队伍,扩充实力。

张守《毗陵集·秘阁修撰蒋圆墓志铭》谓:“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吏多避匿咸阳历史。”

由于北宋承平日久,军队腐败,久不操练,军纪松弛,战斗力不强,而起义军彪悍善战,杀得官兵闻风丧胆,狼狈逃窜咸阳历史。连续打了几个胜仗,极大地鼓舞了义军的士气,起义队伍讯速发展壮大。

宋江义军的烽火越燃越旺,遍及青州(今山东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一代,一路攻州克府,占领了十几个州府,势力从山东一直发展到河北,河南等地咸阳历史。每打下一个州县便开仓放粮,赈济穷人,深受老百姓的拥戴。

汪应辰《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谓:“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咸阳历史。”面对义军凌厉的攻势,官军束手无策,惊惧慌恐。连徽宗也慌了神,与群臣急匆匆地商讨对策。亳州(今安徽亳州)知州侯蒙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献出一条妙计,提出招安宋江之策。

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咸阳历史。今清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自赎”(《宋史·侯蒙传》)。这是要徽宗赦免宋江的罪行,命他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宋徽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称赞道:“这真是一条妙计,以贼治贼,可谓一箭双雕。”。随即又感叹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他立即命侯蒙为东平知府,全权负责招降事宜,可惜未到任就去世,终年六十八岁。

可是宋江对朝廷的招安并不领情,继续率领义军同官兵作战,在军事力量对比上,宋江领导的义军远远不及官军,为了保存实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先攻打官军防守力量相对薄弱的淮南地区,而后又转向京东、江北的楚州(今江苏淮安)、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等地进兵,不断取得胜利,但义军在进军沭阳时遭到县尉王师心军队的袭击,损失惨重咸阳历史。宋徽宗利用这个机会,派遣海州知州张叔夜招降宋江。

《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咸阳历史。”

宋江军队将到海州时,张叔夜派侦探去侦察他们的去向,宋江军队直接到海边抢走官军大船十余艘,运载战利品咸阳历史。张叔夜于是招募死士得千余人,在城边设伏,而轻兵在海边引诱宋江军队作战,用火烧掉宋江军队的船只,截断义军的退路。宋江军队听说船只被焚烧,军心涣散,全无斗志。张叔夜趁机下令伏兵出击,起义军前后受到夹攻,阵脚大乱,副首领被捉,宋江才被迫投降。历时两年多的宋江义军就这样被平定了。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5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张叔夜画像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6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如今,令徽宗日夜悬心的“盗魁”宋江投降了赵官家,而且帮他镇压了另一只势力强大的方腊义军咸阳历史。“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鲁迅说:“这是当时的百姓提取了朝政的精华的结语。”

宋江是由官暂时入寇,再由接受招安而重新升官咸阳历史。宋江的阶级立场改变了,所代表的不再是被压迫阶级的意志和愿望,鲁迅说宋江是投降派,“终于是奴才”。

鲁迅早在一九三零年发表的《三闲集·流氓变迁》一文中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就接受招安,替官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咸阳历史。”

北宋时期名臣,吏部侍郎李若水《忠愍集》卷二《捕盗偶成》诗也记载了当时作者亲眼见到宋江招安入城时的景象,是现在已经发现的最早记录宋江的文章咸阳历史。其诗如下:“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这首《捕盗偶成》交代了起义时间(去年)、地点(山东)、作战规模“白昼横戈犯城郭”,已经能够攻城掠地咸阳历史。战争之惨烈血腥“杀人纷纷翦草如”,杀人如草芥,天下人所共惧。一纸诏书“大书黄纸飞敕来”,招安“三十六人同拜爵”,是说宋江等三十六人被招安后加官进爵的情况。宋江的队伍被招安后入城接受检阅,“狞卒肥骖意气骄”,描写了受阅义军的军容军姿和仪态。市民观看了宋江队伍后的心理反应是“士女骈观犹骇愕”,老百姓感到十分的骇异、震惊。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7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而在我们熟知的《水浒传》中,宋江与官兵作战很少有败绩,最终是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主动接受朝廷的招安咸阳历史。投降后宋江充当宋军的都先锋,带领梁山众兄弟去南方平叛,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梁山兄弟伤亡惨重,所剩无几,充满了悲壮色彩。

而真实历史上的宋江却是打了败仗以后接受招安,确实也参加过征讨方腊的战争咸阳历史。但是宋江并没立下多大功劳,也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并不像《水浒传》中所述,全靠梁山好汉才得以平定方腊。

据《宣和遗事》载:“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勒,分驻诸路巡检咸阳历史。”宋江及部署三十六将都得到了朝廷的封赏,各受武功大夫等职。而后投降的宋江和麾下三十六将都被朝廷派往东南地区平定方腊叛乱,《皇宋通鉴编纪事本末》载:“(征方腊攻帮源峒)王涣统领马公直并裨将赵明、赵许、宋江,既次峒后。”此时宋江以偏将的身份追随童贯之征讨方腊。

由此看来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已成定局咸阳历史。梁山起义是如此,历史绿林起事的结局也大抵如此(被镇压者除外)。他们聚义梁山就是顺天应人、以力抗暴的表现,因为他们感到有天意、神明和抗争精神在给自己撑腰打气,所以能气壮如虹,甘愿去赴汤蹈火,拯救自己和天下。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8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宋江剧照

在历史上,每当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以至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的时候,反动统治者总是特别需要宋江这类“及时雨”来浇灭农民起义军的烈火咸阳历史。在梁山起义初期,主要面临的是被官府所逼活不下去的问题,所以贼的名分被抛在脑后,“与江之盗名而不辞,躬履迹而无讳者”。(《宋江三十六人赞》)

宋江不怕被称为“盗”,也不隐晦自己所做的是“盗”之事咸阳历史。但是强力一旦受挫,无法讨回人间公道时,选择投降和招安也就在所难免。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9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海州当地一直流传着一首诗,“白壁虎山阴,坟冢草木青咸阳历史。问是谁家墓,梁山好汉茔”。当地人代代相传,都在说宋江并没有投降,而是同梁山好汉一起被张叔夜所杀害,就埋在这座墓里。这个说法目前还没有确凿的史料佐证,这只能证实海州城边战死的义军将士葬在白虎山坟茔里。

咸阳历史迷,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第10张

咸阳历史,莫再被《水浒》骗了,还原宋江起义的历史细节">

江苏海州白虎山“张叔夜题名碑”石刻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劳动人民对于反压迫、反封建斗争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即使不能义无反顾身前行,却也心向往之咸阳历史

南宋时期的一些野史,如《东都事略》、《十朝纲要》、《通鉴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诸书也记载了宋江征讨方腊的事情,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咸阳历史

1939年陕西府谷县出土的《宋故武功大夫折可存墓志铭》中就有过记载,其大意为:浙江方腊起义(宣和二年),朝廷派兵前往镇压,当时折可存为河东第四将,率其部属指挥大军南下,折可存领其他三将兵(东南第一将、第七将和京畿第四将),冒矢突阵,力擒方腊,最终迁武节大夫咸阳历史。在班师回京途中,又奉命镇压宋江起义,固功后又迁武功大夫。

这就与《宋史》所记,宋江接受招安的结局相矛盾咸阳历史。虽然史学界有人以此作为宋江结局的依据,但这篇墓志铭的真实性也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

从以上真实史料记载,我们大致可以做出推断:宋江结局本身并无《水浒》描写那般,英雄初起义,顺应民心咸阳历史。最终途穷末路,极富悲剧色彩。宋江义军结局也只有两种,一是在被朝廷招安后又参与征讨方腊,二是折可存征讨方腊在前、捕获宋江在后。不过不管哪种说法,宋江起义失败的结局是肯定的。

来源: 中国国家历史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咸阳历史,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标签: 咸阳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