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建设的由来和他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文字记录

大秦网 713 0

渭南,因渭河之名,首先见于《诗经》(大明篇)中有“大帮有子,砚见之妹”渭南历史。文定厥祥,亲迎于渭。说的就是周文王姬冒选中了东方大国莘国的女子,结婚仪式很隆重,文王迎亲亲自迎到渭河。这说明在商末,渭河已经得名。关中为渭河南北中分,故河南岸习惯上泛称为渭南,并不专指一地。汉末马超潼关战曹操,屯渭南,此渭南指华阴一带的南源;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岐山伐魏,就食渭南,此渭南指的是今日的宝鸡眉县一带。所以在两汉魏晋时期,渭南一词,并未成为专指一地的地名。

渭南市建设的由来和他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文字记录 第1张

最早以渭南之名设立的行政机构,是在汉高祖二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定三秦渭南历史。刘邦将雍,塞,翟三国废弃,设立渭南,河北,北地三郡,渭南郡治设在搠阳,到汉高祖九年渭南郡撤销,所辖地归内史。

最早以渭南之名设立县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符坚,公元360年甘露二年,他在渭河南岸割新丰置渭南县,隶京兆渭南历史。到了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渭南县置渭南郡,管辖京兆(西安)以东渭河南岸的地区。到了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又分渭南县为渭南,中源,灵源三县,中源在今天的东源,灵源在今天的西源,灵源县治在今阳郭镇高家一带。到了北周武帝建德二年,公元573年,废渭南郡,中源,灵源县治,并入渭南县,属雍州。渭南辖境大体相当今天的渭南市渭河以南的地区。

渭南渭河以北,秦武公(公元前679年)伐邔戎设邑渭南历史。后来,秦为向东发展,迁邑于今天的渭南市河北地区,改设为县,秦汉因之,隶京兆。县治在今巴邑故县一带。(巴邑村与故寨村一带)。北周武帝建德二年在此设延寿郡,俗称雄霸城。

渭南市建设的由来和他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文字记录 第2张

汉初于其东设莲勺县(莲勺读音如年周),县治在今天的交斜镇,来华一带,亦属左冯yu渭南历史。到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莲勺入下吉,迁下吉县治于今天的下吉镇,改隶同州(今天的大荔县)管辖。到了元代,废下吉入渭南县,渭南县才管有渭南的渭河南北两地,成了今天的规模。

前秦的渭南县城在今日旧城南四里的明光原上,北魏的渭南县亦设此处渭南历史。到了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在今旧城位置上建立渭南县治,1976年修旧城地下水道时,曾出土有隋五铢和唐石雕瓦片等物,建置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几年的历史了。前秦的明光原旧城已经被废弃。

渭南市建设的由来和他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文字记录 第3张

元代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明代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又先后扩建增修渭南县城,使之周七里,设四门,东门日太华,西门日望秦,南门叫通源,北门叫临渭渭南历史。各门有一城楼。城中心有一鼓楼,鼓楼东为文庙,相传俱为尉迟敬德临修,历代有所修缮。

鼓楼即旧城县署大门,文庙西为儒学,文庙内尚有一大成殿渭南历史。泰宁宫在太华门外南源边,泰宁宫建于宋,宋真宗封吉曾住过这里,又俗称为娘娘庙,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其遗址在今天的毕家村西,西潼路公路北庙队之东的平台上。文昌阁在近东关公路南,今天也不存在。1556年元月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关中发生大地震,渭南县城公私庐舍,城垣尽毁,造成很大破坏。第二年开始修复,扩周七里三百二十四步。

渭南市建设的由来和他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文字记录 第4张

到了近代,陇海线路过渭南市区,工业发展,渭南县西关随之发展,新城区为之转移,市区建筑扩大倍数的上涨,一个新兴的渭南市区出现了,目前的城市,在旧城的西边,今天解放路以西渭南历史

想不到吧渭南历史,渭南还有这样的历史故事,一个新兴与古老文化相结合的渭南,正在全力的追赶时代

喜欢就关注呗渭南历史!!

严禁抄袭渭南历史,违者必究!

标签: 渭南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