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渭南党史的历史地位

大秦网 865 0

红色遗迹传精神

习近平: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渭南历史。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宽阔的地带,是陕西的东大门渭南历史。自1922年8月渭南地区第一个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开始筹建,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这27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渭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英勇革命斗争,创造了永垂不朽的英雄业绩,谱写出彪炳史册的历史篇章,在我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渭南党史的历史地位 第1张

渭南赤水职业学校

渭南是陕甘赤化的发祥地

渭南是陕西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渭南历史。1908年日本留学的蒲城籍学生、中国同盟会陕西支部主要领导人井勿幕在《夏声》杂志发表文章《二十世纪之新思潮》,提到马克思并较详细介绍流行欧洲的各派社会主义学说。1919年4月,华县知名人士杨松轩创办私立咸林中学。1921年7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魏野畴来咸林中学任教,成为陕西在课堂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咸林中学成为陕西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1922年3月,北京大学学生、渭南第一个共产党员王复生来咸林中学任教。他们在学校用新文化新思想、马克思主义和自然科学代替封建主义进行教学。不久,武昌中华大学毕业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渭南籍学生王尚德,在渭南县创办私立赤水职业学校(简称赤职),1923年初与咸林中学联合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青年励志社”,并把马克思主义传播范围扩大到三原渭北中学、第三师范及西安成德中学,分别建立起“青年自进团”“青年文学社”等社团,为陕东党团组织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渭南是陕西早期团组织的创建地渭南历史。1922年8月,王尚德受中共武汉组织和董必武派遣回到渭南,在赤职建立了陕甘地区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王尚德任书记。年底,王尚德将建团情况报告武汉恽代英、李汉俊,与上海团中央取得联系。1924年5月底,武止戈受团中央派遣传达关于赤职正式建立团组织的指示,6月上旬陕西地区第一个团支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在赤职正式成立,两个月后改称赤水特别支部,直属上海团中央领导。党团组织创建初期,人员及分工并不明确。在有些“建团而没有建党的地方,团组织实际上不得不担任党的日常工作”。在赤水特支指导下,渭北分县团支部成立。1925年2月1日,团赤水特支、西安团支部以及华县、三原等进步青年团体在赤职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共青团华县支部、共青团三原支部,并以会议主席王尚德、书记张秉仁的名义向团中央汇报。此时,除渭北分县团支部、华县团支部直属团赤水特支领导外,其他各地团组织初期工作多经过赤水特支向团中央报告。12月,团中央和中共豫陕区委派吴化之将团赤水特支中年龄较大的王尚德等六七名团员转为党员,渭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赤水特支成立,隶属中共豫陕区委,后改属中共西安地委领导。至此,赤水和各地的党团组织如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陕甘地区党组织和革命运动的领导,1927年1月28日成立中共陕甘区执行委员会,耿炳光任书记,负责领导陕西、甘肃两省党的工作。6月冯玉祥在陕西公开“清党”反共,因当时政治环境恶劣,中共陕甘区委难以开展活动,7月中共陕西省在西安红埠街秘密成立,主要负责陕西全省和宁夏银川以南、甘肃兰州以东等地的革命活动。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9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在研究制定陕西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政策时,在团务工作报告中指出“一九二二年自武昌回陕之渭南王同志,他们就在赤水学校,介绍同志,成立3个支部,这个支部是本团在陕甘组织之起源,赤水就算陕甘赤化的发祥地”。

渭南是渭华起义的爆发地

渭华起义拉开了党在西北地区领导土地革命的序幕渭南历史。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革命形势转入低潮,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真正的革命者仍在坚持斗争。渭华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在全国影响较大、较深远的起义之一,是在陕西省委直接领导下由陕东特委、华县县委和渭南县委发动,发生在华县西南塬、渭南东南塬一带的起义。早在1925年至1928年间,渭南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运动及学生运动此起彼伏。1925年11月22日陕西第一个农民协会——渭南县东张村乡农民协会成立,为渭华起义爆发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1928年2月28日,渭南县发生的宣化斗争是渭华起义的导火索,开启陕西党的工作的“一个新纪元”,使“沉寂无斗争的陕西的党今已开始了正确的群众斗争”。同年5月1日,渭南东塬千余农民在渭南县崇凝镇召开群众大会,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崇凝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渭华起义的开始。5月5日,渭华地区农民武装骨干在渭南县湭河川望岗岭宣布,陕西第一个农民革命武装——陕东赤卫队正式成立。5月10日,许权中旅抵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5月18日,“西北工农革命军”正式成立。渭华起义由1000多人的西北工农革命军和170多人的陕东赤卫队以及许多支农民赤卫队组成的武装力量形成。两个月间,渭华地区先后建立起两个区、48个村苏维埃政府,辖167个自然村,形成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割据区域,开创了地方群众武装与革命军队相结合的武装割据新形式,是西北地区进行武装夺取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开展武装割据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同时配合渭华起义的三原、旬邑、泾阳、礼泉、咸(阳)长(安)、永寿、淳化等地起义群众数十万人不断燃起革命烈火,给陕西军阀以沉重打击,拉开了西北地区土地革命的序幕。

渭华起义为陕甘根据地成功创建奠定实践基础渭南历史。残酷的革命斗争锻炼造就优秀的干部。经受渭华起义锻炼和考验的一批干部,他们认真总结渭华起义的经验教训,决心建立共产党自己的武装力量,明确提出“向井冈山学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其中许多人成为后来陕甘红军和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钢骨铁梁。1931年至1935年间,参加渭华起义的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等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二十六军红四团、红二十六军红二团、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先后在渭南地区的富平县、渭华地区、渭北地区(白水、澄城、合阳、韩城)等地坚持发动群众革命,支援地方武装、不断尝试着扩大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活动,最终在转战陕甘边、陕北的过程中,创建了较为巩固的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使渭华起义播撒的革命火种在陕甘高原上逐渐形成了燎原之势。1935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创建的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在反对国民党“围剿”斗争中实现统一,形成了陕甘根据地。陕甘根据地在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失败后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它是毛泽东所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的地方。它最终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新中国从这里逐步诞生。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渭南党史的历史地位 第2张

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

渭南是八路军东渡抗日的出发地

东渡抗日“完成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渭南历史。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当局不得不接受中国共产党和爱国人民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抗日。同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O师、第一二九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驻泾阳县云阳镇、三原县桥底镇、富平县庄里镇、泾阳县石桥镇等地的红军,自8月至9月初先后完成改编并举行抗日誓师大会,随即陆续出发,路经富平、蒲城、白水、澄城、合阳、韩城等地,在渭南地区行程200多公里,在韩城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在部队过境的40天里,各地群众欢送活动不断,为部队腾房子安排食宿,把家里的粮食、蔬菜、水果、食品、鞋袜送给战士,为部队运送物资。澄城、合阳两县组织召开了千人欢迎大会。沿途村镇设有供水站、粮秣站,其中合阳县百辛联六保为部队筹粮4万多斤。驻扎在富平9个多月的一二O师与当地群众建立起鱼水情谊,流曲镇上千名群众抬着迎客桌和开水迎送部队。各地党组织领导抗日救国会开展刷写欢迎标语、组织师生慰问部队、动员学生参军等活动,富平县参军千人。在部队到达韩城县前一周,县政府成立欢迎八路军筹备委员会,韩城党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小型木船100多只,组织1000名船工帮助八路军渡河。为了方便战士们上船,当地群众从家里拿来木板、门板铺在河边搭在船舷上,组编船工队护送部队过河。在军民的密切配合下,八路军部队约4万人顺利从韩城县芝川镇太史祠山坡下的窑儿坡地渡过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东渡抗日是中国共产党从陕北走向全国的出发点渭南历史。八路军抗日出师从渭南出发,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播撒革命火种,不仅使群众更加热爱党和八路军,促进了渭南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而且鼓舞了更多的人投身到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和影响。进入抗战阶段后,渭南作为陕西地区抗击日军的前线阵地,支援八路军抗战出征,数以千计的民众自发组建民众抗日武装,坚守黄河千里防线,阻击日军入陕,开赴山西与日军多次进行浴血奋战,涌现英雄无数,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及牺牲。9月24日至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发动平型关战斗,成为华北战场上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之后,八路军配合友军在忻口战役、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原失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八路军各师主力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等地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1938年4月徐州会战后,八路军各师主力继续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扩大人民武装,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党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仅在一年时间里八路军从4.6万余人发展到15.6万余人。1938年底,中国共产党员从全国抗战的4万余人发展到50余万人,这时“党的组织已从狭小的圈子走了出来,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从此时起,中国共产党重新走进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视野。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渭南党史的历史地位 第3张

澄城县冯原镇壶梯山战役纪念碑

渭南是大西北解放的奠基地

渭南地区的解放实现了巩固和扩大陕甘宁解放区向解放大西北的战略转折渭南历史。1947年夏秋,西北战势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为了扩大解放区,9月25日至10月21日,西北野战军南下黄龙山区展开进攻作战,史称“黄龙山战役”,曾一度解放黄龙、宜川及渭南地区的白水、韩城及澄城等地。渭南地方武装澄城县游击支队、韩宜游击支队、韩城南部游击支队、富平游击支队、白水游击支队等参与配合作战。1948年1月西北野战军前委在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决定,立即转入外线作战,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2月22日至3月3日发动宜川战役,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2.9万余人,取得外线作战第一个重大胜利,打开了“向渭北、陇南进军之门户”。渭南地方武装韩宜游击支队、韩城南部游击支队参与配合作战。为了扩大战果,3月4日至3月25日,西北野战军发起黄龙山麓战役,渭南地区的白水、韩城、合阳、澄城等县先后相继解放。渭南地方武装澄城县游击支队、合阳游击支队、韩宜游击支队、韩城游击支队、富平游击支队参与配合作战。5月至7月间,国民党军队趁西北野战军出击西府返回黄龙解放区整训之机,先后又占领了白水、澄城、合阳等县。7月底裴昌会兵团4个师7.8万人向黄龙分区进犯。8月8日至8月13日西北野战军发起澄合战役 (又称 壶梯山 战役),再次收复韩城、澄城、合阳等县城。10月5日至10月17日,发起荔北战役,朝邑、平民、白水等县解放。11月15日至11月28日发起冬季攻势(又称永丰战役),这次战役不仅巩固了韩城、澄城、合阳、白水等地,解决了西北部队的粮食问题,还实现了西北战场的战略转折,中共中央致贺电提出“继续努力,为全歼胡宗南匪军,解放大西北而战”的号召。在渭南是主战场的这三次战役中,渭南各地早期游击支队先后编入西北野战军序列参与作战。另外,蒲城、合阳、白水、澄城、富平、大荔、渭南等县还先后建立了三四十支小型游击队约2000人,在摧毁保甲组织、保卫新生政权、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49年2月1日起,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将渭南地区划分为大荔分区和渭南分区,同时成立大荔军分区和渭南军分区。2月19日至3月22日,第一野战军发起春季攻势,石川河以东、渭河以北地区全部解放,大荔军分区和渭南军分区参与作战。4月19日至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前委委员、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习仲勋在澄城县平城村召开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上发起解放大西北动员令:“抓紧时间进行军事训练,筹备粮草,准备吃大苦,打大仗,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5月19日至5月23日,第一野战军发起陕中战役,大荔军分区和渭南军分区参与作战。渭南地方党组织和武装部队乘机先后解放华阴县城、渭南、华县、潼关。6月20日,大荔军分区路东总队“智取华山”,渭南全境解放,实现了西北战场上向解放大西北的战略转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渭南党史的历史地位 第4张

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旧址

渭南地区的解放为解放大西北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渭南历史。1949年1月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评论当时形势说:“基本上恢复了陕甘宁边区,包括民主圣地延安在内,开辟了黄龙西府广大新区,并且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各战场的胜利进攻。在这时间,敌人是大大地削弱了,我军是大大地加强了,已经造成全歼胡马匪军解放大西北更好的条件。”自1947年夏至1949年5月间,渭南地区武装力量参与西北野战军(后称第一野战军)作战8次,即黄龙战役、宜川战役、黄龙山麓战役、澄合战役、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渭南党史的历史地位 第5张

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荔北战役、永丰战役、春季攻势、陕中战役,消灭国民党兵力138069人,占整个西北战场歼敌总数的26.6%渭南历史。在渭南境内的黄龙战役、黄龙山麓战役、澄合战役、荔北战役、永丰战役、春季攻势等6次作战中,消灭国民党总兵力72921人。其中,荔北战役歼敌25360人、永丰战役歼敌24959人,占整个西北战场歼敌总数的14.03%。同时,渭南各地踊跃支援人民解放军作战,特别是韩城、澄城、合阳、大荔、白水等县的群众在身处战区的情况下,就近供应粮食,出动担架车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取得渭北地区历次战役胜利和渭南全境解放贡献了力量。渭南各地人民在支前工作中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有力地支援了解放军的军事行动,为解放大西北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当时贺龙所说:“我后方的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战胜了严重灾荒,进行了彻底的土改,发动和组织全体人民的力量,支援前线,基本上完成了对前线的供应任务,西北战场上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执笔人:刘会锋 张琳)

标签: 渭南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