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庙遗址,在今渭南城南16公里处,河西公社白庙村学校南北,面积约12万平方米渭南历史。1976年半坡博物馆和渭南县文化馆在白庙学校北100米处试掘,发现两座礓土地圆形小房子,出土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器。此层下为红色埋葬土层。在白庙学校南发现有老官台文化层陶器。1958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4万平方米。
史家遗址,位于渭南县南约15公里的湭河西岸二级台地上渭南历史。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6年县图书馆对这个遗址的墓葬区发掘250平方米,地层简单,在文化层中发现窖穴4个,仰韶文化墓葬43座,人骨架733付,随葬陶器155件,石器29件,骨角器2件,还有大量动物骨骼。这些墓葬绝大多数系二次合葬墓。性别、年龄混乱,尸骨个体排列整齐,随葬品较少,系集体随葬,非个人陪葬品。这与过去发掘的仰韶文化类型氏族公共墓地的埋葬和随葬制度相吻合。史家遗址的发掘,对于仰韶文化的序列,填补了一个空白。它介于半坡早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新类型。考古界公认仰韶文化的分期与发展序列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半坡晚期类型。
灰堆遗址,在今渭南城沿湭河东岸南去2里的县党校后院,系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为墓葬,出土有陶器、人骨渭南历史。1958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1,000平方米。该遗址系一高台,与郭罗遗址遥遥相对,相传为秦始皇焚书处,和汉武帝郊祭的密畴台。
姜河遗址,在湭河东岸蟆蛤岭下,北距渭南城约18公里,距姜河村约1公里,距阳郭约2公里,遗址内涵见到半坡类型陶片渭南历史。1981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1万平方米。
紫杨遗址,在零河旁紫杨村东二级台地上渭南历史。从出土陶片看,系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981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1万平方米。
花园遗址,在今花园镇东南1里的高台上,东、北两面有断沟,南距上长诊村约2里,面积10万多平方米渭南历史。1978年渭南县文物干部在此调查,发现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商周文化层,出土有豆、鬲、斝、甑、鼎、等陶片。文化层厚,内涵丰富,是探索夏文化的遗址之一。1981年,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中心区4万平方米。
标签: 渭南历史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