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榆林八月

大秦网 493 0

【随笔】榆林八月 第1张

  暴雨之后,北京恢复了闷热,乃从冰箱里取出瓶白啤,坐着,喝着,继续想那些凉快的地方。

  榆林的纬度与北京只差一度,三伏天的气候却不啻天壤。一直想着实在热得吃不消了去榆林避暑。直到太太去年路过榆林回来,谓我今日之榆林已不是我说的那样了。

  一个遥远的八月,远得足够婴儿成长为抠脚大汉,我乘支线飞机去了榆林,那里是陕西的极北。

  很喜欢坐支线航班,飞得低、慢,地形地貌都看得清楚。一趟下来,胸中又多了张动态地图。而我历来就爱收藏地图。

  与关中的坦荡不同,陕北是数不清的千沟万壑。便有了范希文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相对西安的漚热,七、八月的榆林是纳凉的天堂。太阳毫无二致白花花的,风却既凉又爽,客房不装空调,放羊的农民还得随身披件老棉袄。

  煤田大开发之前的榆林静谧、整洁,老街的石板路路窄人稀,是个适合养怡,适合饮酒,适合产生故事的小城。

  尽管走南闯北去过无数地方,城郊的红石峡仍让我吃惊,想不到光秃秃的千山万壑中会有如此幽僻的一处乐土。

  没一个游客,见不到一个管理人员,一切都是历史留下的原生态,唯一一道薄薄的木门也半掩着。排闼直入,果然别有洞天,古老的摩崖上流痕斑驳,破碎的石室亦未经修葺,雪白的河滩铺满细腻的沙,赤脚走着绵软无比。两岸绝壁的阴影里,除了密密麻麻的摩崖、石室,稀拉拉只有少许榆树、柳树。河水悄然,澄澈无比,承托着峡谷的万籁俱寂。隐秘,清净,我顿时生出遐想:有几只沃特豪斯笔下的宁芙就十全十美了。

  与红石峡的隐秀迥然两异,镇北台是典型的大漠孤烟。光秃秃的黄土高坡顶上一座光秃秃的台子,被夹着黄土的大风染得与黄土一个颜色。登临四望,浑然一气的是灰黄的光秃秃。台北应是沙漠,却从未见过如此平坦的,一眼望到天际的沙漠,更像片没水没草没树没一点儿地形变化的草原。

  长城像条高不盈尺的土龙,时断时续地斜穿脚下,消失在蓝天灰土间。一条笔直的大道像灰白的带子,孤零零一路向北。路上没一辆车,一个行人,一个活物。

  我知道匈奴、蒙古、突厥都曾由此南下,蒙恬、霍去病由此北上,无论南下还是北上,都免不了尘头大起,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什么的。

  便想起刘梦得“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在呼呼的风声中感慨一番。

  忽然听见一曲嘹亮的信天游,高亢,悠长。那乐感、那音域,那音色都是一等一的。虽则口音与关中不同,听不出唱的什么。

  我可着一个现役警官的眼力搜寻了一番,心下便有些诧异,如此坦荡荡光秃秃一览无余的地方硬是找不出那唱歌人的身影。就像在关中的田园绿野,明明听见啄木鸟在很近的地方梆梆梆敲着树干,尽力望去,但闻其声,不见其形。

标签: 榆林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