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历史五千年||渭河古运

大秦网 384 0

全文大概需要15分钟阅读时间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海拔3495米的鸟鼠山北侧,源头高程1383米,三源合注,由西而东横贯关中平原,于临渭区西沿张义村入境,流经临渭、华县、大荔、华阴、潼关5个县(市、区),至潼关港口花园注入黄河渭南历史。境内河流长度138公里。属淤积性河段,始终流经复式阶梯状断面断陷盆地的中轴线。曲流发育,水流散乱,主流位置很不稳定,断面及河道外形经常改变。河宽3~4公里,下段最宽达13公里,河槽宽约5公里。境内入渭一级支流南岸依次有零河、河、赤水河、遇仙河、石堤河、罗纹河、构峪河、方山河、葱峪河、罗敷河、柳叶河、长涧河、蒲峪河、磨沟河、裂斜沟、潼洛川;北岸有石川河(赵氏河、温泉河属入渭二级支流)。

渭南历史五千年||渭河古运 第1张

渭河航运与黄河航运起始时间相同,始于舜帝时期渭南历史。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亦是《尚书·禹贡》。《禹贡》除记述由积石山装运贡物的船只顺黄河航行到龙门、西河,与从渭河逆流而上的船只会合的史实外,还记述了当时以黄河为中心,全国主要天然河道水运交通线路。指出由长江到黄河陆路转运的路线有两条。其中一条是长江溯嘉陵江,跨过汉水,然后翻过秦岭,与渭水相接,即“浮于潜(嘉陵江),逾于沔(汉水),入于渭,乱于河。”

古时的渭河,水量大,河道宽,是关中重要的水路运输线渭南历史。官民航运及军事都受益匪浅。《左传·僖公十三年》(前647)载,晋国遭灾,到秦国购买粮食。秦国曾由都城雍装船运粮顺渭河而下入黄河逆流而上,再入汾河抵晋国都城绛,支援晋国救济灾民,渭河、黄河、汾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此后,渭河一直成为由关东运粮到长安的重要运输线和军事航道。

西汉建都选择都城时曾有所争议渭南历史。张良力主建都长安。他说:“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说明除关中有较好的自然资源之外,主要是靠渭河和黄河沟通全国,可以补给京师的供应和控制诸侯。

渭河自宝鸡峡以下,河床虽然不很开阔,但比较平直渭南历史。咸阳以东河谷开展,再东,则出现了若干弯曲,极不便于航行。西汉初,军事与民用的供给量较小,航运量每年不过数十万石,渭河航运尚可满足需要。到汉武帝时,积极推行国内建设和抗击匈奴,粮食和其他物资用量大增,航运压力加重,不得不努力提高航运能力。元光六年(前129),大司农郑当时针对渭河下游弯道多,漕运时间长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凿漕渠的建议。他说:“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史记·河渠书》)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令齐人水工徐伯测量定线,并征发了数万军民施工,三年时间建成。漕渠通航后,大大便利了粮食运输,加上当时造船业已很发达,出现了长5丈到10丈可装500到700斛(每斛10斗)的大船,极大地增加了向关中的漕运量,从西汉初“漕转山东粟,以给京师,岁不过数十万石。”到汉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前105),“每年漕运量竟达到600万石。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史记·平准书》)东汉初,杜笃在《论都赋》中回顾长安当时转运的盛况说:“鸿渭之流,经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综沦海,西网流沙。”

渭南历史五千年||渭河古运 第2张

南北朝泰始七年(471),宋武帝刘裕乘战船直达长安北门的渭桥边,舍船登岸,攻破长安,灭掉后秦渭南历史

隋代建都长安,需将关东和江南的粮食和其他货物运到关中,供应京师渭南历史。由于漕渠长期淤塞不能通航,不得已仍用渭河航运。但“渭水多泥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隋书·食货志》)于是,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四年(584)命建筑专家宇文恺规划设计,水工苏孝慈、元寿等人,集中大批民工军工,在汉代漕渠的基础上修渠,引渭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300余里,名曰广通渠。当年6月开工,用了3个多月建成。渠成后,把大兴城与潼关连接起来,使沿黄河西上的漕船不再经过弯曲的渭河而直达京城长安,转运便利,关内赖之。

到了唐代,漕渠水量不足,关东每年向长安漕运的粮食只有20万石渭南历史。于是,遂以广通渠为骨干,向四面扩展,延伸和扩大关中的水运网络。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新凿和疏浚的运河就有12条。开元五年(717),陕州刺史樊忱修浚敷水渠,补济漕渠水量。天宝元年(742)三月,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韦坚根据隋时关中漕运的旧迹,在渭河南面又凿成一条与渭河平行的漕渠。从禁苑(在长安城宫城北)西面引渭水东流,横断灞河、浐河,流经今临潼、临渭、华县、华阴4县(市、区),在华阴与渭河汇合,漕运关东租赋。渠成后,又在长安望春楼下凿广运潭,以聚漕船。从而使经三门峡而来的漕运船只直通长安,不再像从前那样的水陆分段联运,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增加了漕运的数量。当年从山东(潼关以东地区)漕运粮食400万石,其他百货珍宝等不计其数。

渭南历史五千年||渭河古运 第3张

唐广德元年(763),刘晏任江淮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渭南历史。他因地制宜,变通有无。先是漕运关东谷入长安,因河流湍悍,运一斛得八斗者,则受优赏。刘晏认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宜造不同船只。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河口,渭船至太仓(设在京城的大谷仓)。其间沿水置仓,转相受给。刘晏还疏浚河道,改无偿劳役为以盐利为漕运费用,并把漕运船只组织起来,“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蒿工五十人,武装护送。不仅运转太仓的粮食岁达一百一十万石,且无石斗的损失。尤其是缩短了转运时间。自扬州转运漕粮到长安,只需四十天。当刘晏的第一批漕粮运到长安时,唐代宗派卫士以鼓乐迎接于东渭桥,称赞他是唐代的萧何。”(《新唐书·刘晏传》)此后,由于战事破坏,漕渠逐渐湮废。

 唐以后,渭河累经五代十国、宋、金、元、明诸朝737年的泥沙淤积,河道变迁,流量锐减,航运日渐衰落渭南历史。《朝邑县志》载:“按金史渭河渡、洛河渡各有5艘船棹,卒20人。”“清时,渭河水夫20名,工食银43两5钱5分6厘。”清朝时期,韩城和山西的河船从龙门装煤航行到三河口转入渭河,上溯到渭南县白杨寨或西安草滩、咸阳码头卸煤,然后车载转运到周边各地。境内渭河渡口有张义、白杨寨、穆家、沙王、下涨、上涨、陈家滩、仓渡、青龙、侯坊、秦家滩、周家庄、拾家、刘渡、冯庄、滩里、杨村、安早、八早、三河口。

渭南历史五千年||渭河古运 第4张

民国初年,韩城和山西的河船仍继续运煤上溯渭河,以后逐渐减少渭南历史。根据民国19年(1930)陕西省黄、渭、洛三河航运总表记载,这一年渭河航运19种货物总量为5260吨。民国30年(1941),渭河计有行船250只,圆船200只。每行船载重量为15吨,每圆船载重量为5~10吨。来往地点,一由龙门经三河口至咸阳,一由河南陕县经潼关吊桥、三河口至咸阳。以后渭河航运逐渐被铁路运输所代替,到民国34年(1945),渭河木船航运遂绝,只留各渡口摆渡运输。由于设备落后,客货运输极为不便。特别是通往渭北各县的上涨渡,是南来北往的旅客与货物的必经要冲,行人、车辆混杂,摆渡繁紧。如遇汛期,河水突涨,河岸崩陷,摆渡停止,行人望河兴叹,甚至风餐露宿河滩。河水回落后,渡船无法靠岸,行人只得涉水踩泥而行。

渭南历史五千年||渭河古运 第5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地、县在渭河干流及其支流修建了一批大、中型引水渠、抽水站和水库,渭河来水量大大减少渭南历史。据华县水文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流量295.8立方米每秒。最大年平均流量615.0立方米每秒(1964),最小年平均流量149.3立方米每秒(1972),最枯流量0.9立方米每秒(1972年8月21日)。所以,摆运渡口大量减少。1955年,上涨渡增设拖轮摆渡,非汛期则用木船拼搭浮桥。1958年,三门峡治理黄河工程拟开通渭河航运,建立了造船厂,同时成立关中航运公司。1964年治黄方案调整后,在渭河干流上陆续建成了上涨渡渭河大桥、大(荔)华(阴)公路渭河大桥、沙王渭河大桥,许多渡口相继废渡,关中航运公司撤消,造船厂亦改为建筑机械厂。临渭、华县、大荔、华阴4县(市、区)仅存少量渡口,一人一船,以渡本村人过河种地为主,兼渡两岸过往行人。

标签: 渭南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