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大秦网 732 0

榆林古城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北锁红石峡,是明长城九边重镇之一榆林历史。岁月如梭,时代变迁,作为毛乌素沙漠上的历史遗珠,由于或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遭到一定破坏,目前保存下来的部分约为原来的70%多,后经修缮,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那么在几百年前,它的全貌、原貌是什么样子的呢?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第1张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第2张

古城今貌 解永刚 摄

榆林市孔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榆林地方文史研究人王刚,从建筑工程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实地测量和现场走访,结合众多明清史料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还原了榆林古城原貌图,填补了古城研究的一个空白榆林历史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第3张

图1-01榆林在长城沿线位置(中国知网)

处于明代长城沿线(图1-01)的榆林城之地形,东有驼峰山,西偎帝原水--秦汉时称榆溪河为帝原水,宋时称明堂川,明清称西河,清中后期亦称榆溪河榆林历史。榆林城以其地形和位置,东扼雁并,西卫甘宁,南蔽秦陇,北控内蒙,历来为兵家必控之地,塞上雄镇、秦关锁钥。如《明实录·神宗实录》称“延绥镇比邻虏巢最称冲要”;如《孙膑兵法》中专门论述城池:凡居于高处或背靠山岭,又有良好水源的城池为“雄城”。榆林城就是典型的雄城(图1-02)。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第4张

图1-02榆林城所处地形(中国知网)

明洪武二年(1369)设绥德卫,榆林庄为绥德卫屯所,遣绥德千户刘宠驻兵置戍,自此始有正式建置榆林历史。洪武九年(1376)由山西五十一县大规模向陕北榆林等地移民。

有专家根据实地考察,认为榆林庄应在原北城方位,约略北在今北城墙,南在上帝庙北与三教庵一线,西抵榆溪河,东倚钟楼山,襟山带河,便于防守榆林历史。庄内山底有大小涌泉各一,名曰“官井”和“小官井”,为庄内军民的饮用水源。

《延绥镇志·纪事》记载:“国初为榆林庄,民皆傍鼓儿山、龙王泉居之,无城郭”榆林历史。这是说庄之南有普惠泉,先时有居民依此和南侧堡儿山之间土穴而居,并没有内外城墙。

成祖永乐元年(1403)设立的榆林寨,是否在原庄的基础上扩大改筑,因无文字记载,暂不可妄断榆林历史。《延绥镇志·纪事》记载:“正统二年,违绥德北二百五十里,遂城。北至玉皇阁,南至凯歌楼。后凡二展,东西今之制”。这是说英宗正统二年后建起了中城,具体按照《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是正统六年(1441)九月都督王祯'修陕西榆林庄寨城',东门为振武门,西门为宣威(辑宁)门;北边在玄帝庙后玉皇阁一线---北门在后之新广榆门区域,但名字佚失;南边到了后之凯歌楼一线,即该时建起了怀德门。中城城垣南北长730米,东西宽1157.6米,城周3.48千米。

宪宗成化五年(1469)都御使王锐设榆林卫五千户所;七年(1471),以榆林川置榆林卫榆林历史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第5张

1-03九边重镇之一的延绥镇(资料图)

成化九年(1473)巡抚余子俊于旧城北增筑城垣,为榆林城---榆林古城文物管理所曾在二街以东的望湖路区域发掘出一段东西向城墙遗迹,笔者分析应是余公堡城北墙---置榆林卫指挥使,司隶陕西都司,正统时形成雏形、天顺初正式成立的延绥镇将镇治由绥德移驻榆林成为紧靠长城的九边重镇之一(图1-03)榆林历史。《延绥镇志》称:本地故称榆阳,“以其为延安绥德之保障,屯戍又皆其人也,故镇曰延绥。”但也有许多文献称“榆林镇”,如著名的《九边图》就将城注写为“榆林城”(图1-04)。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第6张

图1-04《九边图》中的榆林城

再经成化二十二年(1486)巡抚黄黻向北展筑成“北城”,其城垣南北长合570米,东西宽1211米,城周3.16千米;增城门二:东门为威宁门、西门为广榆(来安)门;南自今之新广榆门附近,北城墙方位在今古城巷,现在地表上已经见不到原形,唯部分夯土垄尚在榆林历史。东端原角楼旧址即今古城路和秀山巷交叉区,本地人们习惯性地称其“烂城头”;榆林市古城文物管理所记录,近年古城东路的工程施工中曾发掘出一段东西走向保存完整的、当年被风沙掩埋了的城墙墙体,据分析应是黄黻北拓所至、万历时完成包砖的北城遗迹。水桥畔下巷的黄永成老先生回忆:小时候出北城上坟,在今古城路见到因挖沙露出大段保存很好的包砖城墙,反倒是清同治时回缩修建的北城墙破破烂烂。东岳庙跟前有一个非常大的土台子,非常雄伟,应该就是镇榆楼城台。这印证了古城北城墙的历史存在,也印证了“古城路”的得名来源;北城的南界为中城的北城墙,拓城后原城墙失去原有功用逐渐废弃。

弘治八年(1495)十二月,因“居人渐繁,旧城狭隘弗能容,乃徙千数百家于城外,至是巡抚都御史熊绣请展其城榆林历史。从之命,增广千二百余丈”,城周“一十三里三百一十四步”。新城拓展至今镇远门一线,计南北长1.95千米,东西宽1.211千米,城周6.322千米。新置西门二:北称龙德门,南叫新乐(永乐)门。新置南门一,为镇远门亦称南薰门。

南城已成,而中城的南城门怀德门及其东西的城墙仍有保留,故南城也曾被称作南逻城榆林历史

由永乐元年(1403)的榆林寨到弘治八年(1495)的南城,经过九十二年的建设,特别是正统六年(1441)向后的54年间三次扩展城池即人们常说的“榆阳三拓”,榆林城达到空前的规模榆林历史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第7张

图1-05城池尺寸 (王刚 制)

三拓后,北、中、南三城合计南北各总长3.25千米,东西宽各1.211千米,周长共合8.92千米(图1-05)榆林历史。(数据源自杜相唐早年统计)

以该时九边之形势,延绥镇“第冲险甚于甘(肃)宁(夏),而辽阔倍于宣(府)、大(同)”,镇城防御等级自是要相应匹配提高的榆林历史

正德十年(1515)正月,陕西三边总制邓璋因南关镇远门外人烟臻集、店铺住房鳞次栉比,摄于寇警难以防守,乃奏请增筑南关外城榆林历史。之前在榆阳桥南按照凯歌楼的规格形制修筑了南关阁(在今市水务局院内),据说邓璋的初心是想把南城扩至南关阁一线,但因无法解决城墙跨越榆阳河的技术难题,兼之该年北虏自春至秋深入腹地为害,邓璋作为总制忙于应付,并已于八月之前上报朝廷以病乞休、十月时获得批准,所以再次扩城便不得而行了。

正德十三年(1518)冬,武宗皇帝巡幸驻跸榆林,以怀德门城楼为行宫达三个月,直到次年二月初方才移驾而去榆林历史。期间,武宗改称怀德门为太乙神宫。十六年(1521)初,姚镆抵任巡抚延绥。未几,武宗崩,镆即拆除“太乙神宫”东西所存的原南城墙,改修城门楼使之成为骑街的大楼,更名为凯歌楼。

隆庆元年(1567),巡抚王遴更筑逻城计长七里榆林历史。万历元年(1573),巡抚张守忠将全城高低薄厚不一之土城统一增筑,计顶宽三丈,底阔五丈,高三丈六尺。自弘治年间完成南城土城后,全部土夯城墙即告完工。不久的嘉靖庚子年(1540)开始,至万历十年(1582)的四十多年间,相继将土城用砖完成包砌。其中,万历元年(1573)时由巡抚张守忠“将全城高低薄厚不一之土城统一增筑”;嘉靖庚子起,陆陆续续开始砌外表砖,而包砖工程的主要部分初由巡抚宋守约和总兵傅津、后由巡抚王汝梅和总兵贾国忠协力进行。崔镛《砖修榆林镇城记》记载“工兴于万历七年三月,迄于十年四月。”历经三十多年,吾城强度更强,坡度更陡,外观更显得雄伟了。由是,形成“驼城”最鼎盛时期的城貌。主城共计大楼一十五座,腰铺(又称马面、墩台)四十七座,东门二,西门四,南门一,垛口1700多个,置有火炮。附图1-06为明朝末期榆林鼎盛时期镇城图。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第8张

图1-06明末鼎盛城图 (王刚 制)

榆阳三拓新考:

正统一拓榆阳 正统六年(1441)榆林历史,都督王祯将原有庄寨扩建为城堡,东西至今界,北至玄帝庙向后一线,南至怀德门,是为中城;

成化二拓榆阳 成化九年(1473)榆林历史,有巡抚余子俊自中城北墙北推至今望湖路一线的扩展;成化二十二年(1486),有巡抚黄黻再次北推至今古城路一线城池的扩展,是为北城,榆林由堡城而为卫城、镇城;

弘治三拓榆阳 弘治八年(1495)十二月,巡抚熊绣由中城的南城墙即怀德门一线南拓至刘指挥河北岸即今之镇远门,是为南城,榆林防御功能由此进一步加强,步入重镇行列榆林历史

正德十年(1515),总制邓璋拟将城池延阔到镇远门以外的南关阁一线,奏请获批但未能实际落实榆林历史

来源:榆林日报 文/王刚 采访/马孟欣 视频制作/李嘉欣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并注明来源,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榆林历史

陕北故事投稿邮箱:904340982@qq.com

小编微信:EMAxiaopan

感谢阅读,收藏、转发榆林历史。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评论区说出对文章的看法,小编会认真看大家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让“陕北头条”更加完善、积极健康、正能量满满

标签: 榆林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