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历史 | 宝鸡小巷永兴巷、马道巷的故事

大秦网 319 0

对于很多宝鸡人来说,窄小狭长的巷子是儿时的回忆,也是城市变迁的记录宝鸡历史。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小巷仍旧热闹;有些小巷却已失去了往昔的繁华,逐渐消失。那就让我们走进那些巷子,听一听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永兴巷

提起永兴巷,不少宝鸡青年会想到,是不是西安那条美食汇集的地方宝鸡历史。西安的叫永兴坊,而永兴巷却在宝鸡,它南连曙光路、北至瓦厂街,和永兴坊一样,这里也是美食聚集地。

宝鸡历史 | 宝鸡小巷永兴巷、马道巷的故事 第1张

白福有是永兴巷里一家吃食店的摊主,每天早晨,他都会准备好食材,等待一批又一批食客光临,这样的早晨他重复了25年宝鸡历史。1993年,白福有从亲戚手中盘下了一个仅3米长、2米见宽的烩饼摊。他记得,那时候的永兴巷是一条10米多宽的马路,可做生意的人把路两边都摆满了,很多小吃摊都是在路边摆放着桌椅板凳,天晴的时候还好些,要是遇上下雨天,泥泞的道路让人有些下不去脚,来吃饭的人都是提着裤腿、踮着脚尖,即便这样,也挡不住人们品尝美食的心,因为大家惦记着那个味儿。

永兴巷的变化,90岁的唐文科老人看在眼里宝鸡历史。上世纪40年代,唐文科举家从山西迁至宝鸡,居住在离永兴巷不远的群众路上。当时的永兴巷还是一个环境差的马路市场,但是来这里买菜吃饭的人却络绎不绝。这其中就有唐文科,他说,早上他和妻子去熟悉的摊点吃过早饭,再去路边买好中午的菜。因为不仅这里的饭味美,而且菜便宜也新鲜。

1999年,人民街改造,包括永兴巷在内的街道两边都改成了门面房宝鸡历史。由于门面房有限,不少没有租到门面房的就改行做了别的。“20多年了,这里的饭菜味道没有变,但环境越来越好。”唐文科说。

无论是白福有,还是唐文科,他们对永兴巷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宝鸡历史。唐文科说,他还是喜欢来永兴巷转转,就算不买东西,看看这里,心情都会好。白福有还是喜欢在空闲时,坐在店门口端着茶杯,看着路边川流不息的人群。他说:“只要允许,我会一直把店开下去。也希望这里就像永兴巷这个名字一样,永远兴旺。”

马道巷

提起马道巷,可以说是“老宝鸡”家喻户晓的地方宝鸡历史。虽然马道巷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消失,但它却成为宝鸡几代人的回忆。

宝鸡历史 | 宝鸡小巷永兴巷、马道巷的故事 第2张

宝鸡历史 | 宝鸡小巷永兴巷、马道巷的故事 第3张

宝鸡历史 | 宝鸡小巷永兴巷、马道巷的故事 第4张

马道巷位于今天市区建国路一带宝鸡历史。这条巷子的形成,是因为1936年陇海铁路通到宝鸡,铁路带来了人流和商流,也正因此宝鸡城迅速向东、向南延伸,这里的居民越来越多,商铺也随之多了起来,当年有卖山货的担货郎,还有一些南来北往的商人,路上马车驴车络绎不绝。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马道巷萧条了。新中国成立后,马道巷改名为建国路,但是“老宝鸡”还是习惯称这里为马道巷。

宝鸡历史 | 宝鸡小巷永兴巷、马道巷的故事 第5张

随着1979年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沉寂了十多年的马道巷复苏了宝鸡历史

曾在这里居住过的市民杨勇博说,那时候,小吃摊点最先在这里摆出,各类摊贩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由此马道巷“迈开大步”跨进了它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宝鸡历史。他们家当时还在这里摆过摊。当时,也没有店面,就从家里找块布铺在地上,摆上从外面批发来的袜子、毛巾之类的小杂货。那时候,每天来逛的人特别多,根本不用担心货卖不出去。离他们不远的一家面皮店,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他们当时和店员聊天得知,面皮店一天的纯利润就有二三百元,那时候人们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钱。当时,外地亲朋好友来宝鸡,要是没有去逛马道巷,宝鸡人就会说他们白来了一趟。

1994年以后,随着城市的建设、市场的规范,这里简易的小店小摊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批发市场和服装集散商场陆续代替了它们宝鸡历史。于是,马道巷完成了自己在宝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使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从而离开了历史舞台。之后,宝鸡人也就习惯了它改后的名字——建国路。

马道巷述说着那个年代的辉煌,也述说着几代宝鸡人的故事宝鸡历史。今天,宝鸡更现代,也更气派了。但我们没有忘记它,忘记这在无数宝鸡人生活中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马道巷。

文章来源:宝鸡民政 陈仓风物

标签: 宝鸡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