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历史五千年|渭南桑蚕业的发展历史

大秦网 426 0

种桑养蚕,源远流长渭南历史。传说黄帝之妻嫘祖发明养蚕制丝之法,蚕桑业才兴盛起来。白水仓颉庙的壁画里,就有嫘祖教人养蚕、制丝、纺织的内容。周代,今渭南市地域内普遍种桑养蚕。西汉时,桑树进入园圃栽培。秦川地带既是蚕桑生产基地,又是全国丝绸品的集散地,通过“丝绸之路”源源外销。汉乐府名篇《陌上桑》中,就有描写华阴女子罗敷采桑的名句:“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子夜吴歌四首》(其一)中也写道:“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这些诗句生动地写出了远在汉代,今渭南市地域内蚕桑业兴盛的情况。

渭南历史五千年|渭南桑蚕业的发展历史 第1张

隋唐时期,本地种桑养蚕更加兴盛,桑林密布,绿荫连绵,如同绿云盖地渭南历史。唐诗人许浑在《途经敷水》诗中写道:“修蛾颦翠依柔桑”“正值蚕肥未采桑”,可以看出当时桑林遍地的景象。唐朝政府在向农民征收“租”(粮食)的同时,还征收“调”,就是绫、绢一类丝织品。另外,还规定男丁每岁无偿服役20日;若不服役,每日交绢三尺,叫做“庸”。这些都反映出唐代蚕桑业的发达与普遍。唐政府在征收“庸、调”时,特别重视同州、华州等州的丝织品,而同州、华州的地域,基本上是今渭南市的地域。当时这一带的蚕民,已经掌握了较高的育桑养蚕技术,如催青、控温调湿、采光以及按蚕的发育阶段采桑给桑等。

北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黄河流域战事连绵,蚕桑业遭到严重破坏渭南历史。明朝时,今渭南市境域内桑树不多。正德年间,朝邑县(解放后并入大荔县)有桑树6681株,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帛绢。嘉靖时,合阳县植桑9800株。嘉靖二十年(1541),渭南县(今临渭区)植桑8310株。清代,蚕桑一度复兴。康熙时,华州西部蚕桑业发达,商人们把华州所产的丝视为上品。华州城(今华县城)内还设有蚕学馆,从浙江杭州聘请养蚕师傅二名,招徒传艺。乾隆年间,合阳县引进柞蚕(即“野蚕”,因在树上养育而得名),获得成功,颇有效益。光绪二十四年(1898),韩城县丝织业兴盛,丝织品年销售收入白银约五百两。

渭南历史五千年|渭南桑蚕业的发展历史 第2张

民国初年,今渭南市境域内蚕桑业仍较兴盛渭南历史。韩城县城内形成一条“丝纺巷”,14家丝织作坊聚居于此,年产丝绸约3000丈。民国8年(1919),渭南县还设有蚕桑学校。11年(1922)共产党员王璋峰创建私立渭南赤水初级农业职业学校,设有养蚕、纺织、洗染等课程,培养蚕桑技术人员。同时,渭南县设蚕桑委员会,督导蚕桑生产,在沿河及南部塬区建立大片桑园,养蚕遂成为农家重要副业生产。后因“洋布”(机织布)大量输入,丝织业逐渐衰落。民国19年(1930),韩城“丝纺巷”的14家丝织作坊有3家倒闭,只剩“浮盛元”等惨淡经营。主要生产丝绸衣料、湖绉、绸被面子等。其基本工序是:抽丝、合成、织造、提花、染色等。一天做一丈多,一年产四百丈左右,每丈价五元,年利润约千元。经营方式有来料加工、以茧换布,也有成品销售。民国末,蚕桑业奄奄一息,“浮盛元”被迫停产。1948年韩城建立人民政权,支持蚕桑事业,“浮盛元”恢复生产。其规模、设备和工艺,仍沿古法。1949年,今渭南市境域生产蚕茧0.6吨。

渭南历史五千年|渭南桑蚕业的发展历史 第3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植桑养蚕,蚕桑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渭南历史。1957年,韩城“浮盛元”年产丝绸490多丈,产值5400元。1969年,渭南全境蚕茧产量上升到29.25吨。197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9200亩,仅合阳县就有6700亩,年产茧65担。20世纪70年代,中共合阳县委提出“建起万亩桑园,发展养蚕事业”的口号,并引进湖桑119号、15号、黑格鲁等优良品种。“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桑园被毁。至1978年,全市境仅有桑园2400亩,生产蚕茧10.38吨。80年代初,政府拨款从江苏、湖南、浙江等省引进优良桑苗,扶持农民种桑养蚕。1984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9748亩,蚕茧总产量增加到44.2吨。因蚕茧收购价低,加工设施不配套,1985年以后,一些桑园被毁而改种瓜菜等作物,1989年仅存桑园2188亩,生产蚕茧27吨。1990年,蒲城、渭南等县(市)又号召农民栽桑养蚕,当年新建桑园1128亩。至年末,全市境有桑园2982亩,生产蚕茧31吨。分布在渭南、蒲城、富平三个县(市)。栽培桑树品种有707、周至1号、泉桑1号、荷叶白和一之濑等。饲养蚕品种有陕蚕二号、陕蚕三号。

标签: 渭南历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